4358年(公元1661年),八月二十二日。
赵王苏熊在泰华殿召开大朝会。
他用期许的眼光看着嫡子,秦国公苏敬鸿。
秦国公这一区区公爵,在大华帝国的王室有着特殊意义。
大华帝国有着非百世之功,不可封王的规矩。
哪怕是当朝太子,没能立下足以服众的功劳,他也不会被封为王爵。
大华帝国太子苏蜀,爵位也只是秦国公。
各大藩属国,都是以学习大华帝国的制度为荣。
在各国,有着秦国公爵位的世子,那就是以储君的规格培养。
秦国公苏敬鸿急于表现自己。
欧洲那几个藩属国,因为立国太短,没有明确立下储君是谁。
赵国的兄弟之国魏国,已经确定储君的人选。
赵国的邻国襄国,更是第二代君主已经登位。
秦国公苏敬鸿知道,一旦他坐上储君之位,会迎来更多的攻讦。
但他没有坐上储君之位,身边好不容易凝聚的小势力,都会消散大半。
储君需要谨小慎微,但却有登临大位的可能。
一位普通的世子想要登上国君之位,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公苏敬鸿站在地图前,激动的说道:“前方的人口形势图已经表明,美洲没有任何一个被公开承认的国家,他们国家的汉人占比低于百分之五十。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我们已经从确切的渠道了解,大华帝国皇帝苏河不看重某片地区,由哪一个国家统治。
他看重汉人在这片地区的占比。
一个国家的汉人占国家总人口比重,还没有达到百分之五十。
他就对外发动战争,这在大华帝国皇帝苏河看来,那是不正常的表现。
大华帝国有理由,帮助藩属国纠偏国家错误的发展方向。
一句话,汉人人口没有过半,这在大华帝国看来,这还是一个婴儿国家。
只有汉人人口达到要求,帝国就不会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额外的干涉。
我们赵国还有美洲各个势力,都已经符合要求。
美洲接下来要烽烟四起,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赵国参与会议的官员,有一部分了解这个消息,该有的兴奋和紧张,早就已经经历过,现在只剩下激动。
他们不留在帝国,而是选择移民赵国,就是心中有一份建功立业的心。
大部分官员,他们都不了解这种顶级的消息。
他们突然了解到这个消息,有人在欢呼,有人神情紧张。
秦国公苏敬鸿拿着一个教学棍,继续在地图前指点江山。
“接下来看一看赵国周围的局势。
赵国的北方是燕国公祖思明建立的燕国。
燕国是一片靠近北极的荒原,他们的总人口不如我们赵国一个省。
但燕国人却骁勇善战,不是一个好目标。”
秦国公苏敬鸿这样说,在场的众人都明白。
他这些话说的还比较委婉。
赵国在燕国成立之初,就已经派兵进攻,想要拿下燕国。
但祖思明确实有能力,击溃了赵国的士兵。
他们都知道燕国地广人稀,资源还非常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