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陈六事疏》(1 / 4)

《陈六事疏》是张居正于隆庆二年上书皇上的一份重要的文件,他根据正德、嘉靖两朝以来的官场积弊,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个方面提出改革的重大举措。

魏广德并不清楚张居正要告诉隆庆皇帝哪六事,所以并未上心。

而且,因为张居正刚刚抛出这份自己精心打磨,反复修改多次的奏疏,详情自然没那么快流出。

实际上,仅是在李春芳、陈以勤两人手中就耗费了几乎半日的时间。

全文洋洋洒洒五千余字,不管是李春芳还是陈以勤,都是在粗看一遍后马上就转变态度,改为仔仔细细阅读其中内容。

《六事疏》虽起意来自徐阶,可此刻已经和徐阶原稿大相径庭,云泥之别。

毫无疑问,《陈六事疏》其实就是张居正多年来心里早就已经形成的一套改革方案,每陈一事,后必附“伏乞圣裁”四个字。

虽然是一疏,在他看来却实际上是六道陈疏,他不希望因为某一件事引起皇帝不快而直接否掉。

但是,若将此疏拆开,分别上奏又显得麻烦,所以才选择如此上奏。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他从小颖敏绝伦,胸有大志,加上他的矻矻不倦,因此学业进展很快。

他十三岁时写的文章就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垂青,顾璘夸他有“将相才”。

张居正十六岁中举,顾璘又解犀带相赠。

他二十岁赴京会试下第,二十三岁再试成功,中二甲进士,改庶吉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新天章

作为“储相”的庶吉士的生活是一种练习办事的清闲生活,但张居正此时却不清闲。

他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认真地研究国家的典章制度,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讨治国的方法,从而为他后来的执政奠定了基础。

三年散馆后,他授翰林院编修,此时正是夏言被斩,更是发生了“庚戌之变”,朝局风雨飘摇之即。

虽然看到朝廷存在的诸多问题,可做为翰林院编修,他却无能无力,这也是导致他之后以养病为由返回湖广老家云游的原因。

多年后,当他再度被召回时,朝廷里正是二王之争的时期,当朝首辅站队景王,而次辅徐阶选择裕王,此时朝廷表面风平浪静,实在暗流涌动。

到嘉靖皇帝驾崩,隆庆皇帝登基后,朝廷马上陷入徐、高之争。

其实,现在大明朝廷存在的弊端,徐阶也是看的明白,只是他年岁已大没有勇气去改变。

把自己看到的朝堂通病转给张居正,也不知徐阶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希望他能有一番作为,亦或许.

在李春芳、陈以勤看来,张居正《陈六事疏》,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全面地提出了整顿朝政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既切中时弊,也切实可行。

只是,李春芳也只是仔细看过,也认真思考其中利弊,而陈以勤则更加重视,不仅思考内容,更是让手下书吏立即抄录,并送到殷士谵、魏广德处。

其中整饬兵备一事中提到,“再照祖宗时,京营之兵数十万,今虽不足,尚可得八九万人,若使训练有方,亦岂尽皆无用?

但士骄惰,法令难行,虽春秋操练,徒具文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