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张守直不想干了,调回王国光也就是应有之义。”
魏广德把消息也透露给朱衡,毕竟现在朝中在谭纶没有到任兵部前,朱衡就是魏广德最大的助力。
“礼部那边,王希烈一点办法都没有?”
朱衡忽然又说道。
“他找伱来问的?”
魏广德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朱衡默然,但实际上已经承认了。
“士南兄,礼部尚书之位,我是可以帮他争取的,不过就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我就算为他出头,将来又会如何?
不是我不帮忙,而是他做人不地道,让我不想帮忙。
都是同乡,在京城本该是精诚团结,可是你看看他王希烈又做了些什么。”
实际上,自从发生胡应嘉等人的事儿后,魏广德不仅对潜在的政敌进行关注,也对身边人多有探查。
想想也是,以为可以成为自己助力的同年里冒出几个反骨来,魏广德能不当心吗?
自此之后,魏广德就通过管家张吉和书吏芦布两条线监视周围的人。
张吉那边自然是他最信任的,可用之人也是江西和北京城都有,人员相对比较复杂。
而芦布这边,则因为是地头蛇,所以人员更加复杂,可谓三教九流都有,而且他本身身份也极为敏感。
好吧,也算是相辅相成。
王希烈对他不满,主要也是源自他提拔速度飞快引得自认为是老前辈的王希烈感到嫉妒。
就是嫉妒。
这样的老乡,不要也罢。
所以魏广德自从发现后,就再未对他的仕途有半点提拔,让他自生自灭,没有赶尽杀绝已经算是看在老乡情面上了。
随后几日,大明朝堂的变化如期而至。
礼部尚书吕调阳入阁,在收到旨意后吕调阳上疏请辞,不允,随后入阁成为辅臣。
谭纶到京后觐见了小皇帝,很快也接到执掌兵部的旨意,同时发出的还有兵部尚书杨博改掌吏部的旨意。
陆树声到京后也是如此,觐见小皇帝后,虽然冯保进行了阻拦,但是旨意最终还是发出,这让冯保对魏广德和张居正都心生不满。
魏广德在府邸里狠狠灌了冯保一顿酒后,两人的关系才稍微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杨博正式接掌吏部,到任后第一份奏疏自然就是请求京察,汰撤不职官员,去高拱时代的京察大幕由此拉开。
随着大学士张居正、魏广德、吕调阳自陈不职,言易一榱不若得一栋,评众臣不若简柄,乞赐罢免的奏陈递上,皇帝不允后,百官接二连三也上此类奏陈。
礼部尚书陆树声、左侍郎王希烈、右侍郎诸大绶各自陈,俱诏,照旧供职
此次京察历时一月,本就是有针对性的,所以结束的也很快,大批官员由此被罢黜。
对朝廷高层来说,京察引起的变动微不可察,毕竟高拱的门生故旧大多入仕不久,官职低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