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兵部急报。”
芦布走到魏广德书案前,恭敬的送上一份公文。
魏广德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放下手中奏疏,伸手拿起翻看。
片刻后,魏广德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份公文是兵部接到淮安府文书转交过来的,自然是说俞大猷率领的南洋水师已经搭载着五十万石漕粮出海,月余后将抵达天津。
上报行程,一是让朝廷知道此事,二就是让朝廷及时向蓟镇和天津发文,让他们不要紧张及做好接应准备。
毕竟,此次要在天津卸下二十万石漕粮,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河运,都能比较方便的运到京师或者通州。
届时,南洋水师战船和漕船会带着三十万石粮草及蓟镇万人兵马前往盖州,加入辽东战区。
魏广德当即在这份公文上批“可”,随即并未放在书案上,而是递给芦布,说道:“你跑一趟,送到司礼监,请尽快送呈陛下御览。”
虽然从淮安府到天津的海运,快则一月有余,慢则两月时间,算上文书传递所消耗时日,看似中间还有至少一个月,时间很是充足。
可是别忘记,蓟镇军马并未到达天津,从三屯营到天津,至少十天半个月行程。
十天,是指明军按照日行四十里的标准行军,大约需要十日功夫才能抵达,可是若路上有突发事件耽搁,就不好说了。
从兵部下发行文,到蓟镇军做好整装出发的准备,这又是几日时间。
军队抵达天津,还需要整休数日,又是耽误一番功夫。
说起来,剩余的时间还真不是很多。
当然,若是风向不好,船队在海上走两个月,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魏广德宁可让戚继光带着兵马在天津等待登船,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急匆匆赶到天津就直接上船出海。
这年头坐船,居住的条件可不好。
那是运兵,自然比较紧凑。
北方人大多不熟悉水性,坐船到了海上,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晕船。
其实,从天津东渡盖州,魏广德也是下了一番决心的。
最后算了不过几天时间,这才安心让蓟镇军马走海路过去。
他可不想因为运输方式的原因,导致蓟镇军到达辽东后,需要许多时间休整,那就太糟糕了。
芦布拿着文书转身就出了值房,魏广德考虑了片刻,打算晚些时候和首辅张居正说说,到时他去天津,见见俞大猷,顺便把辽东的消息和朝廷的打算告诉戚继光,也让俞大猷参详一二。
毕竟,魏广德一向把马芳、俞大猷视为军事上重要的参谋。
两人都是骁勇善战之人,虽都没去过辽东,但打仗其实是相通的。
至于环境造成的差异,那就是戚继光的临变能力了,教不来的。
而且,戚继光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半生打过的仗也是不少。
此战重点,其实还是蓟镇军和辽东军的关系,还有就是辽东巡抚张学颜能否顺利安抚住女真诸部,让他们在大明围攻王杲时能保持中立。
否则,朝廷原定四万大军围剿王杲的计划怕就要有变,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参战。
而此时辽阳巡抚衙门大堂里,正黑鸦鸦跪着一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