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不是我不想留你在这里,对面指名让我们过去。
你也别怕,我在福建衙门里认识的人不少,只要他们是官兵,应该不敢乱来。”
李锦只好说道。
让他一个人过去,他更不敢。
有个熟悉的人跟着,多少还能壮壮胆。
很快,小船靠上来,李锦和那个陈伯一脸不情愿的跟着到了小船上。
不多时,两个人就登上了明军的大福船,船头那个百户带着他们上了船楼顶层,终于见到一个穿甲的将官。
李锦和官面的人接触多了,也熟悉凭借服饰判断对面官员品级,可是穿戴盔甲的话,他还真不知道怎么看。
于是,李锦虽然在大明的时候,对这些武将不假辞色,可是到了这里,他还是一副恭敬的样子主动向对面行礼。
“福州李锦,我已经知道了,你只有一条船的船引,那另一条是谁的?”
对面将官没有理会他,而是直接问道。
和其实也是所有海商的毛病,一张船引可能就是两条,甚至更多的船在用。
至于官面上,也都打了招呼,所以只要不被抓现行,都不会有事儿。
就算被抓住,送点银子,也不会有事儿。
至于在海上遇到,那自然是给对面钱财。
南海水师会开出和月港一样的税款,也就是补税,再罚两倍的税银。
至于这笔银子到底怎么分,海商也都不管,反正送上钱财就好了。
这笔银子,其实最后都进了南海水师的私账,毕竟水师庞大,即便有魏广德的关系,钱财也是不够用的。
所以,从海商这里捞一笔也不错,补充水师的财政。
这事儿,魏广德那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反正,海商是不会说的,即便有背景的海商,也绝对不会把这事儿公开。
不过,李锦心里还是怕,怕这伙真官兵还有兼职,那就不妙了。
毕竟,这可是在茫茫大海上。
“大人,这次准备的货物有些多,所以.为了行船安全,就多准备了一条船。”
李锦没有答话,而是身后的管事儿上前说道。
“你又是谁?”
邓子龙看着他问道。
“我是船上的管事儿,是李家的管家,我叫陈振龙。”
那管事儿急忙答话道。
“看你包着方巾,有功名?”
邓子龙看看他的穿着,好奇问道。
“学生后进,只考取了秀才功名,为了生活就在李家做了管事儿。”
陈振龙开口道。
“科举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乡试难度我也听说过,我家提督大人也是止步于此。”
邓子龙不介意的摆摆手,又说道:“不过,这该补的税银,一分也不能少。”
“是是是,是该补上,我这就回去带税银过来。”
李锦这时候急忙答话道,他现在巴不得尽快把这边的事儿了了,交上银子好继续赶路。
此时,李锦
心里已经打定主意,那就是这趟之后,他就在家躺着,再也不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