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普和瓜迪奥拉在这个历史时期。
如果排出4-3-3的阵型,进攻阶段最大的区别是:对两名边后卫的使用。
瓜式曼城对两个边后卫的跑位要求非常高:
时常一人要内收切换中卫,另一人要前插成为拖后的出球点,中前场和锋线的球员该怎么踢还是怎么踢。
利物浦更简单也更复杂:
两名边后卫更加靠近边路,前插参与进攻,充分利用宽度。
后续的中场和前锋跑位变化,都要根据边后卫的跑位变化来展开。
亨德森是往前冲还是往后撤?
马内和库蒂尼奥是往肋部钻还是拉边?
菲尔米诺退不退到中场参与绞杀?
所有答案都在两个边后卫的身上。
面对李康这种强有力的单防拦截点。
哪种方式更有效呢?
当然是利物浦。
酋长球场。
黑色洪流疯狂席卷红白半场。
“利物浦的阵型变成了2-3-5!”
“克莱因和莫雷诺两条边路距离那么远还能大范围调度啊,两次转移都很成功。”
“传接的速度一般般,重金属摇滚的前奏。”
“阿森纳只能整体迅速后撤,中场人数不够拼!”
上帝视角中。
李康观察到对方传球的速度不快,但前场几名进攻手的跑位变化特别快。
是随时准备提速进攻的前奏。
过去几天他一直在研究利物浦的比赛录像,深知克洛普对球队进攻端打磨得很圆润。
下意识就准备后撤支援。
忽然看到温格抬起右手,示意他不要回撤太深。
与此同时。
勤勤恳的老黄牛吉鲁,快速回防落位。
又是一次违反战术防守规律的安排。
阿森纳的防线被压成了扁平状。
很多人诟病温格的执教能力弱鸡。
实际上他的赛前部署非常强,毕竟是拿到英超49场不败金杯的主帅。
每年都能把平庸食材做成一盘英超前四的佳肴
另一边。
克洛普挠了挠络腮胡子。
大脑疯狂转动:
‘阿森纳摆明就是不想拼中场绞杀,前场球员更没有前压切割空间,轻而易举地就这样让我们压扁?’
‘那小子怎么在散步?’
‘什么意思?’
伊斯灵顿的阿森纳球迷们也有点懵逼。
这种类似‘摆大巴’的防守倾向,根本就不是美丽足球啊!
怎么可以那么轻松就让利物浦攻到腹地?
我们的两亿先生怎么没有参与到防守?
人家巴萨中场还要开展高频逼抢啊!
渐渐地,主场看台飘出了寥落的嘘声。
而利物浦球迷们则是高唱起《你永远不会独行》,鼓舞着场上的红军球员!
“马内跑到了肋部啊!”
“克莱因和莫雷诺在两条边路的拉得很开!”
“很极致的扇面宽度!”
“提节奏了!”
库蒂尼奥忽然杀入禁区,同时接到了维纳尔杜姆的的直塞。
没有引诱到科斯切尔尼的正面拦截。
吉鲁贴屁股拱上来了!
不能拖,
拖进攻节奏是利物浦的大忌!
卡索拉也要协防过来了!
啪!
巴西天才闪转腾挪,终究还是放弃了突破,用一记插花脚敲给了大禁区外侧靠近底线附近的克莱因!
又是一声啪。
足球呼啸地扫入阿森纳禁区!
“危险啊!”
“啊!太可惜了,传球的力量稍大,线路飘忽,谁也没碰到球!”
“足球差点滑出底线,好在莫雷诺控制了下来。”
“利物浦要重新组织进攻了。”
“如果是打持续阵地战的话,枪手没那么怕红军。”
“利物浦的锋线三叉戟,是很吃空间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马内、菲尔米诺、库蒂尼奥三人在克洛普的战术框架下,打阵地战时不会轻易丢失球权。
足球到每个人脚下,就能衍生出不同的进攻细节。
马内的拿球特点,不爆破的时候,是“佯攻型”组织,传球迷惑性非常强,传远不传近,这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忽视了他的传控能力。
库蒂尼奥的特点就是正宗的1号位,时不时切到中路接球,摆脱能力超绝,牵制对手防守站位的同时,也在伺机提速打穿阿森纳的防线。
毕竟是国米青训出品的超级天才,成长过程中陪他踢球的都是三冠王级别的巨星,巴萨就一直眼馋他很久了。
菲尔米诺呢?
他更像是二者交换球权,切换进攻套路的枢纽。
只不过。
整体进攻永远不是三个人的事。
“克洛普调教出的这条锋线,一般队伍真的扛不住。”
“绝对是欧冠四强级别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