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一词最早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南韩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南韩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南韩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
一般说韩流,还是以后者为主。而随着这些娱乐事务推广出来的南韩明星,在其他国度地区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扩散。其他地方暂且不说,只说国内受众市场,韩流以及南韩明星们还是挺吃香的,这是事实,如此某位本土大明星也就难免吃味了。
当然某条重生回来的咸鱼,是清楚这种趋势不会持久的,实际上大约在05年往后,所谓韩流在国内的影响力便每况愈下,逐渐降温。现阶段还好,算是踩了个尾巴。再往后推几年就是真正的衰退期,国内粉丝们不再买账之余,还会兴起一定程度的反感厌恶潮流……
究其原因,还在于文化底蕴问题。
不得不承认,对于上世纪的国内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跨海而来的韩流作品,里面所展现出来的新潮生活方式、时尚流行文化等等,的确有着莫大的新鲜吸引力,再加上同质文化的亲和力,接受起来基本没有任何排斥。
但在看腻了手法单一、内容雷同的商业化操作,认清了其中流水线出来的快餐文化标签,经不起琢磨的沉淀,初始惊艳后便很快褪去皇帝新装,露出里面粗糙简陋的本质来。
一句话简而概之,兴在其文化,亡亦在其文化。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喜欢的人总是有的,这得承认,但限于韩流文化本身的承载局限性,只能不断走向小众范畴。追捧的人爱到骨子里,无感的人依旧无感,厌恶的人恨不能一棒子敲死。
谈到这里,就不可避免走向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或许也就是华夏文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经久不衰的根源,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无论是何种文化侵袭,韩流也好,好莱坞爆米花也罢,这些外来文化也许能一时占据上风,受到万千追捧,但走到最后,必然都会殊途同归的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养分,不断充实茁壮华夏文化本源,无一例外!
……
咳,扯得好像有点远,让我们回归正题。
有关于演唱会门票,傍晚回来的糖豆童鞋果不其然表现出浓厚兴趣,要说起来她对南韩明星并没什么特殊感觉,也谈不上厌恶,属于无感群体,她在乎的是又能看到偶像上台唱歌了,还是偶像给的门票,那自然没有错过的道理。
于是写上日历,行程就此定下。那是之后的事情,当天的晚饭桌上,小姑娘的情绪有些低落,原因是外婆的身体确实出了问题。
具体是什么病,没人跟糖豆讲,她也不清楚。不过据她所说,前后只短短几天功夫,她这次回去后就能明显看出对方的虚弱。
对于糖豆的这位外婆,唐朝是有几分印象的,性情偏庄重严肃,略略蜡黄的脸色很少见到笑容,但并不冷漠,更没有那个时代普通老妪的尖酸刻薄,相反,修养很好,能看的出来拥有良好出身,对待晚辈的态度也不错,尤其是对于刚认亲不久的糖豆,只要见面,小姑娘手里兜里必定会被塞满各种糖果点心。
只是彼此的交流算不上多,因为这位外婆身体常年不好,疾病缠身,寻常时候就待在老宅佛堂里,诚心礼佛。若非重要节日时刻,基本不会出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