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上传统课堂?
这家机构主打的就是一个良心,为了学生能够在下课后布置很多网课作业以及网络直播课堂。
吸引了很多家长来此报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每天学上个23小时,毕竟在一个卷王遍地走的国度里,你不努力就等于被淘汰。
当然,这样对于每天都是高强度上课的老师们来说会很难熬,相对应的,给的薪资会更高,这也是薪资高的来源了。
作为新星老师,宁霖益的工资虽然不是最好的那一批,但因为过硬的ppt和生动的授课方式,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也收获了不少的好评。
薪资待遇什么的,自然也就提上去了,距离他偿还完毕助学贷款也就指日可待了。
其实这名学生,宁霖益会接的原因也是,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一笔让人无法拒绝的数字,尽管机构会拿掉2/10,但对于宁霖益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够他买上他最近迫切需要的东西了,比如一台性能过硬的电脑和一些教辅资料,这些都是宁霖益目前需要高的东西。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课外生活的宁霖益能做的就是打打游戏和看看书了。
在一个工作日的午后,行至顶峰的太阳在天空中高挂,四散而出的日光无情地灼烧着大地。
不过这些对于空调房内的宁霖益来说,都不算事,他还在孜孜不倦地修改着自己的ppt。
这是他等会讲课需要用到的ppt,从大学毕业来到这里,到开始上课,这段日子他过得不算艰难,但也称不上容易。
电脑文件夹里数不清的废稿和被遗弃的ppt,足以证明自己这一份工作的得来不易。
没错,宁霖益就是万万千千的机构补习老师中的一员,不过不同的是,他是关系户。
0块钱上下,成本还要更低。
造成这种巨额支出的原因主要和如今的锻造工艺有关,所谓平均的制造成本,有相当部分都是模组的支出。
原始模组需要的工艺繁杂不说,缺乏大型压力设备的情况下,哪怕你锻造出了合适的模组也用不了多久。
如此反反复复,开支自然就大了。
这也难怪巴贝奇会连创业失败——克莱门特跳反固然是主因,但这些设备的支出也同样是个无法忽视的大坑。
例如巴贝奇到死都没完工的差分机2号,需要的齿轮数量足足有4300多个。
哪怕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工损,光齿轮的投入也要接近900英镑。
随后小麦又向巴贝奇请教了其他一些问题,心中大致有了底,便对巴贝奇说道:
「所以巴贝奇先生,在你的设计中,数据的存储...或者说交接,其实才是成本最大的环节?」
巴贝奇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身边的阿达,叹道:
「没错,比起阿达的算法编写,数据存储无疑要简单不少——它只要有足够的齿轮就行了。」
「但另一方面,它却是投入最大的项目,并且稍一出错就会前功尽弃。」
小麦静静听完巴贝奇的话,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对巴贝奇说道: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巴贝奇先生,我现在可以肯定,萧炎管一定能帮上您的忙!」
说完。
他便引动巴贝奇来到桌边,从中拿起了一根真空管。
准确来说。
是一根填充有水银的真空管。
接着小麦捏着管口末端,将它放到眼前,对巴贝奇说道:
「巴贝奇先生,您应该知道,声波在水银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电信号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慢,对吧?」
巴贝奇点了点头。
比起徐云此前测算的光速,1850年的科技水平早就将声波研究了个透——即使在原本历史中也是如此。
此时的科学界不但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各有不同,还掌握了它们的具体数值。
例如空气中的速度比较慢,大约是一秒340米。
固体和液体中则比较快。
例如在铜棒中的传播速度是一秒3750米,水银是每秒1450米左右。
但再快的声波,比起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都依旧要慢上十万八千倍。
眼见巴贝奇沟通无碍,小麦又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有个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根装有水银的萧炎管外部接上闭合导线,然后将多个萧炎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接着以内外信息传播的时间差为原理,加上其他一些小手段,从而替代齿轮,达到信息存储的效果呢?」
巴贝奇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而一旁徐云的表情则是......
???。
摆烂.jpg。
怎么说呢.......
从小麦之前说出那番话后。
徐云差不多就对现在的情景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小麦的思路,明显就是奔着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去的。
没错。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照前头所说。
如果将计算机史视作一位主角,那么存储器的发展史,则无疑是一位标准的女主——还是第二章就登场的那种。
除了最开始高卢人帕斯卡发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存储之外(
因为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就行了),其余所有计算机的发展时期,都离不开存储器这玩意儿。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存储介质叫做打孔卡,又称穿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