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 / 4)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句谚语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带着一股欢腾的味儿,但它的成型原因并不是什么好故事。

由于以前....这里是指古代,古代的人生活条件比较差,年夜饭吃不了什么特别好的东西。

于是很多人就会在这一天宰一只自家养的公鸡,以备过年之时食用。

这只公鸡要等到除夕之夜才会端上桌,全家人也只是象征性地吃几口。

等到大年初一呢,大家又把这只公鸡端上来,依然舍不得吃完,直到快坏掉了才肯全部吃掉。

这样的寓意就是新年的每一天都有鸡肉吃,天天都大吉大利——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舍不得吃。

甚至那时候有些人在出门之时会用猪油抹在嘴巴上,以显示自己生活富裕,天天吃肉。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天便成为了宰杀家禽的日子(原本这里打成了嘉庆,虽然发布前就改过来了,但我觉得可以让大家知道一下)。

同时过了腊月二十七之后要准备年夜饭,也是人们用菜刀最多的时候。

所以这一天也是磨刀之日,人们磨好菜刀,以备过年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二十七、洗疚疾】之类的说法,此处便不逐一赘述了。

眼下的基地由于项目的保密问题不允许轻易出入,所以赶集这种事儿肯定是没法去搞的。

想要置办物资的职工只能去总厂那边的职工百货去买些衣物,或者就是用物资票订购一些布匹。

倒是距离基地不远处的海宴县搞了一次大集市,据说非常热闹,足足有五六千人从周边涌进了这座不大的县城。

不过虽然没有赶集,更没有杀鸡,但这一天的222基地却要比赶集热闹的多。

因为.....

今天是基地后勤部宰杀牛羊的日子。

腊月27日上午九点。

二分厂的空地上。

“同志,麻烦让一让呗,我快看不到前边的大师傅了!”

“林哥,我在这儿!给你留位置了!”

“同志你别插队啊,要就插我后边,别插我前面!”

“AUV,高师傅您怎么也来了?”

“是呀,听说今儿基地宰牛,我就过来看看热闹。”

“TMD别挤啦,没位置啦!”

这片空地朝着厂房的一面区域被拉起了警戒线,警戒线外早早聚集起了大量的基地职工,职工们将空地中心紧紧的围成了个圈,一边探头探脑一边叽叽喳喳个不停。

整个现场人潮涌动,喧嚣声不绝于耳。

如果不是有挂着红袖章穿着制服的后勤同志在维护,估摸着人群早就要冲破封锁线挤到空地中心去了。

“?!”

刚结束实验的李恒德带着王爱民和其他几位组员才赶到现场,便也同样被这个热闹的场面给震慑住了,其中一位梳着单马尾的女同志更是啊了一声:

“组长,好多人呀.....”

李恒德闻言亦是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人是真多啊......

虽然他没有细数,但光看这架势,空地周围最少都有大几百号人。

整个二分厂的职工也不过一千三百多人罢了,也就是说最少有一半的二分厂职工都聚集到了这里?

“恒德兄!”

就在李恒德用目光寻找着有没有空余的位置的时候,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大嗓门的粗犷男声。

李恒德顺势扭头看去,见到来人后顿时一喜:

“培云兄!”

李恒德喊出的这个“培云兄”是个五官端正、鼻梁硬挺的中年人,看起来四十左右。

此人正穿着一身蓝色的连体工服,身边跟着三位年龄不一的男子,显然也和他一样刚从工位上下来不久。

这是和他同属二分厂的黄培云,一位冶金钢材方面的专家,双方早在进入基地前就认识了,和李恒德的交情很深。

当然了。

如果徐云此时在场,估摸又得被惊上一次。

黄培云在未来的成就极高,他是华夏粉末冶金学科的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华夏工程院的首批院士。

他在钢材以及粉末烧结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原子弹开始到后来的氢弹、中子弹,甚至钱五师他们的导弹项目中都可以看到黄培云的身影。

如果你百度黄培云的资料,还会发现他的履历在58年入党后直到1978年才有下一段内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二十年间他不是没有取得成就或者职务调整,而是将自己最年富力强的光阴贡献给了国家的绝密项目。

另外黄培云先生的爱情故事,也是华夏科学界中的一桩美谈:

众所周知。

抗战时期,燕京大学、水木大学、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国立星城临时大学在星城开学。

后来由于星城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国立星城临时大学分两路西迁昆明,改名西南联大。

其中一支走海路,由星城经粤汉铁路到广州渡海到海防,再转滇越铁路到昆明。

这支队伍每人发20元钱,年龄大、体力差的师生走这条路,女学生也一律走这条路。

另一只则是步行队伍,他们跨越三个省的高山、大河、丛林,用双脚完成了这次抗战中的转移。

这支队伍全名叫做湘黔滇步行团,全程68天行军,步行3500里,华夏教育史上有着及其浓厚且特殊的色彩。

当时为了欢迎这支336人的步行团,梅贻琦、潘光旦等教授的夫人们制作了花篮,找了一些女孩做起了欢迎队伍。

其中有一对姐妹,姐姐叫赵如兰,妹妹叫赵新那。

她们的父亲赵元任是诗人赵翼之后,就是写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

而黄培云先生就是这支步行队伍中的一员,还是步行团中的一位小队长。当时黄培云和欢迎队伍只是简单的做了点头问候(黄培云回忆录原话),欢迎仪式之后不久,赵元任就带着全家赴美,女儿们也随之离开联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