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这个情况似乎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之外啊。
不用提醒,现在的陈烜同样是嘴巴张了大半天主说不出话来:老周,银河系的这个结构似乎是一个星系级粒子对撞机的结构模型。
不会错的,它的运行数据非常精确,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它将在半个世纪里以特定的规律与时间相继完成粒子对撞机结构力的运行。
快看这里,其中的三次撞击点将会发生在地球区。
看到这里,原本应该是稳如泰山的几个老院士终于坐不住了。
要知道,全球人造最大的粒子对撞机结构全长也不过几十公里,但是,当一个拥有数十万光年长度的粒子对撞结构体出现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恐怖事件。
最主要的是,从模型参数中,陈烜几人看到,准备成型的对撞机结构最中心撞击点只有一米的直径,这意味着结构中人类完全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可能性。
陈烜道:如果我们能够在撞击点建立起观测与储存装置,那么产生的粒子将会被瞬间收集,成为将来科学界的研究重点,甚至是伟大的发现也不无可能。
为确定粒子对撞目标f在地球的位置,陈烜跟五大超算中心临时合作,组建一个联合研究组,利用已经完成的银河系标准模型,全面破解粒子对撞终端在地球上的精确方位。
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团队经过不断努力,当标准数据完成计算后,盘龙盆地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因为联合国际量子研究中心宣布准备在这里的千米地底建造一个粒子撞击收集研究仓,主要是为收集星系级粒子对撞后产生的可能粒子。
撞击仓的设计类似倒立全等边金字塔,所有边角完全等边,为了能够锁定可能产生的超能粒子,其金字塔最中央的撞击点,科学家使用量子泡沫材料打造出了波频共震仓。
利用特斯拉线圈原理,借助地球共震波频的强大力量,让共震仓内所有可能出现的粒子结构瞬间保持绝对平衡。
地球拥有的6万亿亿吨重量全部施加在一个只有一米直径的狭小空间内,这种恐怖的力量足够束缚认知中的所有物质使之保持组成元素的绝对平衡状态。
与国际合作建立起的联合国际量子研究中心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利用最新银河系数据模型,完全破解由银河系系统自然构建起来的粒子对撞结构体的精准对撞时间。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粒子对撞不进行公开,原因是这次实验时间并不是由人类掌控,而是由银河系自行运动施加的力量自主成型。
第二是,怕对全球人类造成打击,毕竟没有人知道,一个这么巨大的粒子对撞结构启动后会产生什么后果。
联合国际量子研究中心会议广场,所有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全部到齐,环形屏幕上已经开始进行倒计时的跳动。
其实,这次超大型粒子撞击面积非常巨大,此前计算时因为错误导致数据模型粒子撞击的位置中只显示在盘龙盆地底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