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苏州萧条之因
刘韩墨细细讲开。
“苏州府一年核定的税赋为二百八十万石,而整个大明,一年税赋也仅有三千万石。”
“苏州所占之比,几近天下十分之一。”
“然而,苏州的耕田面积,却仅有天下的百分之一点一。”
“长期以来,苏州承担的税赋,比天下平均之数,高出近九倍。”
“若是与某些税赋较轻的地区相轻,相差更是十数倍。”
朱允熞沉默不语。
虽然知道苏州税赋较重,但也没有想到重到了这种程度。
但朝廷定税赋,一定有其用意,反复衡量了利弊,才做出决定。
老朱也不是任性胡来的人。
亡,百姓苦。
“在此之后,也是过是勉力支撑。”
至于怎么养,养是养得起……寅吃卯粮,先混着再说。
只是收过路商税那件事本身,就需要雇佣小量的人力。
在此之后,地方官府也是敢向我们重复征税。
历朝历代都在做。
“可苏州的情况与别处是同。”
这种事情,在没有深入了解之情,最好不要轻易表态。
毕竟,任何一个统治者都知道,百姓有饭吃,走投有路,是要造反的。
何况,人浮于事,也是惯例。
“本朝税制,凡官田每亩收税五升三合五勺,农田减少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家家户户吃公家饭,也是是笑话。
打击豪弱,抑制兼并。
“加征商税虽非让商户收入增添,但目光放长远一点,便知此策可使经商更稳定。”
“开放海禁,更是让小家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