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回了封信,建议更改西汉的广泛郡县征兵制,采用重中央而弱地方的征兵制,募、征二兵制共行。
即每年定额在关东内地招募精锐,在关西采用征兵制管辖服役军士。关东招募的精锐用钱粮供养,关西的军士以田亩免税为条件。
募兵而来的精锐,作为职业军人,战时出征,无战宿京;征兵制下的郡县兵,平日务农,农闲教练,以当下精锐士兵为主体。
其中霍峻简述为何使用募、征二兵制并行,今下赋税不足,难以支撑得起募兵制。而征兵制以土地财富为基础,未来如果出现土地兼并,那么郡县兵将会战斗衰弱。
故今可双轨并行,以关西强悍兵源为基础,以免税为条件,采用府镇制。在关东地区,招募勇士作为士卒补充力量,以防止郡县兵战斗因土地兼并而导致战斗力衰弱。
得闻霍峻书信,诸葛亮大为惊叹,决意采纳霍峻的意见,在关西推行征兵制度,利用近兵控卫中枢、边疆;关东内地推行募兵制,吸收地方上的勇士,以为兵源补充。
霍峻放下茶盏,笑道:“孔明性情沉重,以君之才治世,离天下大兴不远矣!”
诸葛亮微叹了口气,说道:“天下凋敝,百业待兴,更除旧弊,推行新制,为今之所要。然亮常恐才德不足,日夜忧思不安。”
说着,诸葛亮望着终南山景色,感叹说道:“不似君悠然自得,可以游山玩水。”
霍峻眺望山间绿色,笑道:“峻治政之才不及孔明,今天下太平,方是孔明施展拳脚之时。君若愿意,可粗治数岁,而后交班与后人,或是还政与陛下。”
“鲜卑未平,亮心不安!”诸葛亮不甘心的说道。
众人虽常知诸葛亮政治能力胜过军事才能,但对诸葛亮的政治能力未能有具体的了解。甚至可以大胆说,历史上的蜀汉反而拖累了诸葛亮的才能施展。
诸葛亮虽执蜀汉朝政十余年,但因其常年在外南征北伐,反而拖累了其施政,仅能粗建制度,无法建立长久之制。随着诸葛亮去世,蜀汉的治政水平严重下降,逃兵隐户激增,吏治崩坏。
当下南汉初平天下,正值诸葛亮大展才能之际。今不仅为了施展抱负,更为了天下百姓,诸葛亮怎会轻易卸任。
霍峻饮尽杯中茶,笑道:“峻将在南山建学院,孔明闲暇有空,可来山上授学。”
霍峻戴上斗笠,拄着拐杖下山。
“孔明,妻儿远道至京,恕峻不能久陪。”
“真国士也!”
望着霍峻潇洒离去的背影,诸葛亮忍不住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