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名考生坐在小房间中,奋笔疾书。
今日是科举第一场,考通论。
通论足足有三千道题目,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包含了世间的方方面面。
想在通论上考出好成绩,只有一种方法,平时多看多学,然后凭借记忆将其记下。
通论的题目数量太多,但考试时间只有四个时辰,所以每位考生都在抓紧时间答题。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答完,但所有人还是在尽可能的多答。
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考生也不敢胡乱作答。
古代的科举不比现代的高考。
在高考中,你只要写了答案,批阅的老师可能还会给你一些同情分。若是字写的好看点,同情分可能还很高。
但古代的科举却是完全不同。
在这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字写得好看只是基础,字若写得难看,卷面有污渍,就算答案对了,分数也会被扣完。
不知道答案的题目如果乱答,不仅得不到同情,还会引起考官的厌恶,认为你不懂装懂,贻笑大方,考官会直接将他的答卷除名。
如此一来,考生在第一场就会被刷下去,没有资格参加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考试。
所以说,古代的科举,真的是比现代的高考难太多了!
上官霖在考场走了一圈,很快就离开了考场。
第一关通论题量太大,只靠基础。
上官霖并不能从中发现什么大才。
如果有人能在四个时辰内将题目全部答完并且全对,上官霖才会高看他一眼。
但这显然不可能。
天启立国二百二十七年,从未有人能做到这点。
当初太祖定下通论一关的考试,本来就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