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半月谈》的名字,沈鲤有不小的意见。按照他的意思早就该查封抓人,朝廷里的大事小情怎能任由民间评价,乱了礼数有失体统,说大不敬也不为过!
“李宏甫此举倒是聪明的很,有了《半月谈》相助,一个人的声音可以轻易被无数人听见,比建院讲学来得便捷。既然陛下不打算管,我们不妨也照猫画虎,别让他一家独美。”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顾宪成的接受度比沈鲤要高得多,羡慕嫉妒恨肯定有,但更多还是眼前一亮。用报纸宣扬观点的办法比著书立说容易,比在书院里讲学快速,可以用极少的成本造成很广泛的影响,正是东林党所急需的。
虽然已经落后了一大步,但后来未必不能居上。以东林书院的力量,办个类似的东西轻而易举,和《半月谈》针锋相对也不落下风。
“高明!小弟家中略有浮财,若不嫌弃文章丑陋愿担此任!”这番话让顾大章眼睛一亮,当即主动请缨,不光嘴上说说还许诺了经费。
“学生也愿与伯钦兄共进退!”
紧跟着就是杨涟,他对以笔做刀的辩论方式很热衷,文化人嘛,吵架也得找个符合身份的方式。以前是缺乏此类工具,现在不光有了趁手的兵器还具备了实力相当的对手,万事俱备!
“如此甚好,阁老给起个名字吧,请……”看到年轻人如此热忱,要人有人要钱出钱,顾宪成很欣慰,东林后继有人啊。
不过光有人和钱还不够,必须得起个响亮且有深意的名号。本来心里已经有了点眉目,但在座的诸人中沈鲤职务最高、年纪最大,这份殊荣必须也只能让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