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洪涛有信心把握住局面,一是手里有了点武力依仗,不太怕狗急跳墙出盘外招。二是对挑事儿这门技术非常喜爱,且实战经验丰富,又具备诸如脸皮厚、道德底线低、掌控舆论等诸多优势,赢面还是非常大的。
到底是什么温暖能重新点燃武将们早已冰冷的斗志呢?答案特别俗,一个字,权!非要再加一个字的话,更俗,钱!
洪涛打算把水泥烧制、石油开采粗炼的项目规划出来,再加上炼焦和炼铁厂全交给勋贵们经营,通过合伙做生意的方式与之拉近关系,顺势表达出足够的善意。
为什么要如此麻烦呢,难道不应该是叫来几名勋贵武将讲事实摆道理,谈一谈眼下、聊一聊将来,把美好的远景一番描述,他们就如同打了鸡血般的亢奋,马上加入皇帝阵营甘当马前卒吗?
放在其它朝代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还不低,但唯独在明朝不太好使。原因很简单,从明中期之后武将勋贵们就被文官集团踩在脚下摩擦,历经了好几代皇帝的扶持也没爬起来。
这事说起来还得怪在明英宗朱祁镇头上,明初时受封的勋贵多为武将,开国六公除了李善长之外全出身行伍。话语权那是相当的大,说打谁就打谁,只要皇帝同意了根本不搭理文官们的建议。
到了永乐宣德时代,随着全国各地基本收归朝廷,北方元帝国的势力逐渐土崩瓦解,勋贵武将们的地位稍有下降,但依旧和文官集团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