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他的儿孙手里,这件事就没人乐意去做了。为啥呢,因为祖训里说了不让加税。既然不让加税,那知道人口增长多少又有啥意义呢。
朝臣们更不愿意查了,因为人口多了,税赋就要多,可朝廷不让加税,谁收的税多谁就是盘剥人民,光挨骂了得不到一点好处。
另外人口普查是个十分耗费人力和物力的工作,还会牵扯到田亩分配、卫所逃兵、劳役轻重和税赋等一系列问题,一旦查清楚了就会让官僚资本和既得利益集团受到很大损失。
所以从皇帝到朝臣都没有花大力气查清楚的需求,或者说根本查不清,阻力太大。秉承着你糊弄我、我糊弄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洪涛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登基的,正好赶上黄册更新。可上台之初千头万绪,连朝堂内部都摆不平,根本没能力做全国性的普查。
到了景阳十年(1614),朝堂内部基本摆平了,有能力进行人口普查了,命令一下,搞了小两年,才发现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很多地方官员还是抱着老观念,根本不把人口普查当回事,胡乱报个数字上去敷衍了事。
这可能就是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光把中央官员搞定,只能把控住国家的大发展方向,想完善细节,就离不开对整个官场配合。否则方向走对了,也不见得就可以有好结果。
景阳十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是1.1亿,准确肯定是谈不上,以多地的普查结果推测,实际人口数量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那好,就拿1.1亿人口为准,去分4.8亿斤的食盐产量,就会得出4.4斤的平均值。这只是理想数字,不包含各种损耗,实际数值肯定要更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