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皇帝不是没想过彻底解决问题,也确实努力过,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朝。每次派大军平定西南地区夷人叛乱,都会趁机用朝廷官员代替个别当地土司,成果有,但不大,且太慢。
这种方法还有个名字叫改土归流,土指的是土司,流则是朝廷派遣的官员,因为不是固定的所以叫流官。
把土司自治改成流官管理方向肯定是对的,为何终明一朝都没收到太大效果呢?洪涛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下清朝的成功经验。
清朝也实施过改土归流政策,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呢?两个重点:第一,清朝初中期国力鼎盛,能震慑住土司们的小心思;第二,手段够强硬,派过去的不光是流官,还有清军。
语言不通、文化不融、信仰不一致,这时候想靠经史典籍讲圣人教化,估计把孔子、孟子都挖出来也没用,根本没人听。汉人官员的一万句话,顶不上土司的一个眼神。
这时候就不能光动嘴皮子了,手脚也得跟上。说一句不听就不要说第二句,抡圆了就是个大逼斗。敢瞪眼,又是一个窝心脚,不等人爬起来直接一枪干死。
为什么?因为挨打之后的表情不对、叫声里充满了仇恨,这叫大不敬,得满门抄斩。所以光死一个不够,整个村子里和他同姓、沾亲戚的都要死。
还不能只做一次,而是走到哪儿做到哪儿。这不叫暴政,叫立规矩。既然语言上无法沟通,可规矩又必须立,那就只能动手了,很合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