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智晓东心想:“赵晓丽这位校友活得也太悲催了。”
在基建搞得如火如荼的年代里,水泥也成了紧俏商品。
装卸水泥仓库的大门外,常常排着二三里长的车队。
有时没现货,一等便是一、两天。
司机们不敢离开,一离开,或许就得再等三、四天。
这让智晓东发现了莫大的商机,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销售这一块儿的权利。
厂里规定的销售价格是每吨二百一十元,他加价到了每吨二百三十元。
在他的办公桌里,锁着两套票据。
一套是留给自己和拉货司机的;另一套是交给厂里和碎纸机的。
交给司机的票握上只写吨数,不写金额。
交给厂里的票据上既写吨数,也写金额。
一个旺季下来,也有几百万的收入。
司机们在开票时还得客客气气。
稍不客气,智副厂长索性便不给开票了。
智副厂长晚上没事时,他们便会轮流作东,去请智副厂长吃饭。
借机预先开出几十吨、几百吨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