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建业。
自吴国向大汉请降之后,孙权争夺天下的心气便散了,专心处理国政,休养生息,恢复吴国的元气,以来伺机而动。
然而天不怜吴国,建业天降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孙权准备派人救济。却因常年作战,战败于大汉,被夺荆、交二州,粮草物资折损殆尽,不得已向大汉求粮支援。
面对刘禅提出的以粮购买船只的条件,孙权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毕竟吴国连续几年间经历了魏吴安丰之战,汉吴襄阳、荆交二战,元气已然大伤,壮男凋零,国无精兵。
若不救济百姓,吴国将彻底没希望了,这是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就这样大汉通过粮草购换了数十艘大船,增强了驻守在云梦泽的邓芝麾下水军力量。
没办法,两国谈判的平等与否,皆来源于自身实力上。昔日汉弱吴强,汉出使东吴,常会带点马匹去,以为交好之意。等汉吴均势,即便大汉迁走了五溪蛮人,孙吴也只是不满而已,两国通过信陵之盟化解矛盾。
在如今汉强吴弱,或许说成汉主吴臣更为恰当的局势下,吴国已无多少余地能与大汉讨价还价。
就如当时廖立指着诸葛瑾的鼻子,说大汉可以灭亡吴国可非虚言。彼时的大汉麾下的将士已经渡过了长江,踏上了江南大地,而吴国大军却是折损殆尽。只要大汉不管荆北,死捶东吴就能将其灭国。
在濒临灭国的压力下,孙权能做出一系列屈辱性操作也不意外了。如今以粮换船亦是如此,对孙权或是吴国而言,并无多少的选择余地。
在大汉粮草的救援下,雪灾造成的伤亡已经降到了最低。就在孙权以为吴国将要进入安稳的恢复期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
大汉藩属吴国太子孙登因冒雪救济百姓感染风寒,数日后又突发恶疾,病逝于建业。
吴王孙权闻言,当场昏厥,哀痛不已,日夜痛哭。
不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还有痛失自己完美接班人的痛楚。
在孙登十三岁,受封太子时。孙权首先给他挑了几个一起读书的学伴,分别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顾雍的儿子顾谭、陈武之子陈表。这些人的父亲皆是吴国的高官,亦是吴国二代中的栋梁,可见孙权的想法如何。
至于太子的老师更不用说了,乃是两朝老臣张昭,吴国除孙权外声望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