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的曹爽来说,他虽不愿接受临阵而逃这个事实,但为了自己的性命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自己凭借着中原亦有复起的机会。
昔高祖刘邦有抛妻弃子,兵败项羽之往事,但最终凭借着垓下之战逆袭项羽;武帝曹操亦是如此,当初被马超杀得割袍弃须,兵败关中,但最后马超不也是窜逃西蜀。故而今之战事不过小败而已,不足挂齿,日后杀来即可。
话是这么说,但逃窜的滋味也并不好受。再给曹爽一次选择,估计他再也不愿领兵出征了。
“前将军,曹爽所部逃窜,是否派遣骑卒追杀?”傅肜问道。
邓艾站在山丘之上,眯着眼睛眺望溃逃的魏军,阻止说道:“不必,曹爽不过庸人也!在此将他擒获,或是将他斩杀,与我大汉无用。反而会使司马懿、蒋济这班老臣趁机秉权理政,此与大汉不利。”
“今曹爽战败,逃回国内,其声望大跌,百姓怨声载道,众臣思迁。将不利曹爽执政,司马懿或是趁机起复,与其争权夺利。二虎争斗必有一伤,是故不如将其放回逆魏国中,使其为乱。”
对于执政者来说,他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军政事务,他需要应对外敌环绕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执政者的才能、品行都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若要分出一个上下的话,只能说才能重于私人品行。
或如管仲、李世民、张居正等人皆有黑点可说,但论实际来看却是功大于过。当然仅限于不颠覆国家统治层面上,不可把篡位之辈拿进来分析。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害怕执政者私人品行问题,最害怕的就是其才能平庸,自身品德又不拔高。这种人身居高位,无异于害国又害己。但对敌国来说,则是最喜欢这样的执政者。
是故这也是为何邓艾将所有的兵力放在元山,集中所有力量进行一次性的突击的部分原因。剩余的部分原因在于围三缺一,摧毁敌人负隅顽抗的想法。毕竟将敌人的前后堵住,不仅是兵力上无法做到,也还担心敌军背水一战,对战事不利。
“前将军英明!”傅肜再次赞扬道。
邓艾扶着长剑,笑道:“派出五百骑卒驱赶曹爽,其余军士围获败军,凡投降者,缴械不杀。”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