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封官(2 / 4)

如何像你说的这般财富充盈,国力大涨。

再者,沿海倭乱海盗将百姓搅得苦不堪言,若是开海,你是叫我朝百姓白白去送死吗?”

话语步步紧逼,直接把江宁的建言打落尘埃,贬得一文不值。

这时,弘治直接挥手打断道:

“好了,谢卿不必如此介怀。江宁的建言本意是好的,都是为了我大明百姓。

至于其中所思所量,日后再议。”

显然,他是不打算深究这个话题了。

江宁也能理解。

毕竟这是大明的基本国策,想要更改没那么容易。

而且除了朝堂,江南那帮子士绅,也是重要阻碍之一。

这时,弘治将目光投向桌上的一份折子,道:

“北方鞑靼将兵三千众,入寇我朝,袭击边境。江宁,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江宁一愣,怎么突然问起国事了?

他略微沉吟后,答道:

“启禀陛下,鞑靼兵少,显然无大举入侵之意。

但我朝不可小视,任其来去自如,否则有损国朝威严。

以草民之见,不若遣一惯战之将,火速出兵,以凌厉手段击之,争取趁胜追击予以全歼。

如此,不仅彰显我大国威仪,还可让鞑靼知我大明决心,不敢再轻易入寇。”

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叫弘治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欢喜。

毫无疑问,江宁说到了他心坎儿上。

而旁边侍立的心腹太监苗逵,也不禁用赞许的眼神看着他。

刘健却当即反驳道:

“陛下,江宁不过一介草民,如何知晓朝廷艰难。

如今边军既已将鞑靼击退,防守稳固便可,无须再主动出击。

不然再点校兵马,筹措粮草,岂不又是劳民伤财?

还请陛下为生民计,三思才是啊!”

弘治的脸色瞬时难看下来。

这还不算完。

李东阳和谢迁一同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话里话外都是防守就行,千万不要主动出击。

否则耗费国力不说,还是在做无用功。

谢迁更是提出当用礼仪教化,慎用兵戈。

他看向江宁,谆谆教诲道:

“年轻士子有报国之心自是好事,但也不可妄造杀孽。

须得谨记,君子不与蛮人同类!”

江宁面上微笑,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