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当液闪通过管路输送到地下的纯化装置,还需要经过水萃取,以及气体剥离等工序,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去除液闪中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铀、钍、钾、氡等等。
这些工序,对于魏国来说,并不难,难点在于:液闪是有衰减的!
也就是说,在液闪中,光经过一段距离后会逐渐衰减,当其强度变成原来的大概37倍时,这个长度,便称为衰减长度。
如果液闪纯度不够,衰减长度比较短,闪烁光将在传输过程中变得更弱,那就很难被光电倍增管捕捉到了!
很明显,评价液闪透明度最关键的指标便是衰减长度。
而高纯度的烷基苯,在出厂的时候,衰减长度就已经高达15米到2米了!
增加液闪的衰减长度,魏国相信能够在严格的工序控制方面达到要求,他最担心的,就是配料。
按照现在的设计,液闪中除了烷基苯,另外要加入ppo和bismsb两种物质,也就是2,5-二苯基噁唑和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
ppo荧光量子效率高,能在低温下工作,因此作为发光溶质。
为了使闪烁溶液与光电倍增管更好的匹配,还需要加入第二闪烁液,也就是波长位移剂,bis-msb,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第一闪烁体发出的光以后,再发射波长较长的荧光,以增加光子的产额。
魏国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ppo和bis-msb的具体用量。
虽然两者在液闪总量中的比重,还不到1%。
但这才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启动模拟器!”
“开始第一轮测试,测量烷基苯中ppo浓度变化的光产额曲线!”
就在这时。
一个黑影闯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