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裂前的盛世画卷——《》读后感(3 / 4)

盛唐烟云 酒徒 9189 字 2023-05-17

云姨这个人物,虽是庶母,但其对王洵的由衷爱护,对王洵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其作为旧时代女性的一些不足,都极为丰满。

除了优秀的文字功底,出色的人物刻画之外,激烈的战争描写也是《盛唐烟云》的一大亮点。从第二卷中,开始体现。陌刀战,鱼鳞阵,王洵略带生涩的指挥,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由于更关注于《盛唐烟云》的人物群像,本文不会花更多的篇幅来解析战争场面的描写。

《盛唐烟云》中,适当的章末注解,也为小说加分不少。如第一卷第一章中对红灯区的胜业坊、平康里,高尚住宅区的崇仁里,二奶区的鸣珂巷的注解。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个见:网络历史小说中,应适当的引注一些内容,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也可以让读者觉得作者是一个很严谨的创作态度;但是,也不能注得过多,注得太多了,就不是注解,而是注水。如《蚁贼》中,赵子曰先生动辄单章数百字的注解,读者实在会往注水的方向去理解。既然是通俗小说,本就不该弄太多读者不太理解,而非要注解的内容。《盛唐烟云》在这一点中,堪称典范。

赞美的话,以上说得差不多了。

先说明一下,之所以酒徒先生不是我最喜欢的网络历史小说作者的原因。主要是我和酒徒先生的价值观不同。酒徒先生更关注的是大背景、大时代下的家、国责任,我更关注的是危难情形下的个体生存状况。

如前文中提到过的海瑞(酒徒先生貌似有些崇拜海瑞,其清廉、正直,也是我深为敬重的,但也仅仅是敬重。所谓海瑞饿死女儿的事迹,不见于《明史》等正史,最早见于稍晚于海瑞时代的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属于野史的范畴。如酒徒先生所说,社会媒体不由分说地宣扬海瑞饿死女儿,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确实非常不该。

但是,对于所谓的清官,我个人远达不到崇敬、仰慕的程度。清官毕竟是人治社会的独特产物,将社会的繁荣昌盛,盲目地系于少数清官身上,不仅不可靠,而且有风险。历史上的所谓的“清官”已经一去不返了,对当代中国来说,对海瑞、包拯等清官的过分迷恋,绝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公平的实现,只能寄望于法治建设上。对我来说,与其崇拜海瑞,倒不如崇拜酒徒先生这样的小说家。

还有在《盛唐烟云》中大书特书的张巡,我对这个家伙的看法,与酒徒先生正好相反。在《盛唐烟云》这书问世之前,《新唐书》也是我极爱看的,对部分人物传记爱不释手。其中,《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看了有六遍之多。当看到《盛唐烟云》中张巡的“小张探花”形象后,被小雷了一下。《旧唐书》、《新唐书》都只提到张巡是进士而已。由于酒徒先生一向所表现出来的对史料的考据,“小张探花”有相当的忽悠性。

雎阳之战中,战前城内有三万百姓,城破后,只剩四百,中间的差额都是张巡当作军粮吃掉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我信奉孟子这句话,我认为军队应该是民众的守护者。关于张巡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自己名垂青史,还是为了保君、保社稷、保更多的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吃人了,而且吃的是本该由他守护的百姓。

《新唐书》中那位首先被张巡吃掉的小妾,我印象太深刻了。谁委身给张巡这种家伙,都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中国,一直有种最奇怪的价值观。这种谬论认为: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无论这些被牺牲的人愿意或不愿意。我想起了《集结号》,里面作为弃卒的军人们。但是,雎阳城的三万冤魂,比弃卒们还要惨、冤得多,因为至少弃卒们是军人,至少弃卒们不被人当成粮食。有为张巡辩护的声音会这么说:叛军破城之后,也会屠城。我想说,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即使是历史上最爱屠城的13世纪蒙古军队,也不是每战必屠城。即使是真屠城了,也比被吃掉,相对来说要幸福一些吧?(当然,攻城的叛军一方,也是吃人的共犯。(至于外国有没有流行这种价值观,我不清楚,也不打算去了解,因为是和我、我身边的朋友无关的事情。

不仅组织,一般民众,也对这种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利益的价值观,欢迎之至。牺牲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和组织都是既得利益者。人性中,即有善良、纯真的一面,也有自私、冷漠的一面。我又想起了赖宁,小学的时候,他“牺牲”了。于是赖宁成了楷模,我记得我的小学校长亲自给我们讲课,号召我们学习赖宁。对于这个傻孩子,我是三分敬重,三分可怜(不是同情,四分的不理解。人人都希望赖宁、向秀丽这些“英雄”多一些。因为这种“英雄”越多,人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口头上,都无比尊敬这些“英雄”,整天向他们学习;内心深处,又有多少人把他们当成二货?只是成熟稳重的人都不会把这种想法真正说出来而已。(这里申明一下,因为赖宁、向秀丽是为了抢救所谓的“国家财产”而“牺牲”的,所以我颇有些不以为然,对于那些拯救他人生命而牺牲的真正的勇士,我向来是极推崇的。生命的价值,在我看来,远大于所谓的“国家财产”、组织利益。

所以,我看《拯救大兵瑞恩》时,很有些感触,我猜中国可能拍不出这种片子来,因为没有这种社会环境。但是,在看了《士兵突击》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有一种精神,叫“不抛弃、不放弃”,中国也有,我着实被感动了一回。

上面跑题了七段,约13余字,现在回归主题,其实《盛唐烟云》中,第二卷的主要线索也说的是杨国忠为了保住杨玉环和寿王的私情秘密,而对王洵等人杀人灭口。还有文中对哥舒翰这样的庸将用将士的生命换取功勋的作法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可见,酒徒先生也是和我有些相同看法的。

以下,谈谈我对《盛唐烟云》不满意的地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