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人家,当然吃不起小米,他们的主食是糟糠,也就是小米的壳。
如今,这玩意儿通常被用来做枕芯。
但在3国,这是粮食…
身处乱世,神州百姓,何其苦也!
3国时江夏豪强李通,在饥荒时曾与部下分食糟糠,大得人心。
最终其人兼并周遭大小势力,成了独擅1方的“小霸”。
遭岁大饥,(李)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士)皆争为用,由是盗贼不敢犯。--《魏书李通传》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遭岁大饥,(李)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士)皆争为用,由是盗贼不敢犯。--《魏书李通传》
与仰仗糟糠、桑葚、野枣、树叶、蛤蜊、蚂蚱的底层士民不同,3国时代的门阀权贵,在吃喝问题上十分讲究。
麦制品“饼”,成为上层人士的最爱。
常见者有“胡饼”、“汤饼”、“水引饼”等。
胡饼传自西域,即今日之“烧饼”。
汉灵帝特喜胡饼,因此胡饼在洛阳风靡1时。
汉末皮氏县长赵岐(孟子学说的第1位推广者),避祸时亦在市中贩胡饼。
东晋时代的书法家王羲之,亦喜食胡饼。
(赵岐)转诣北海,著絮巾布袴,常于市中贩胡饼。--《魏略》
汤饼即今日的“面片儿汤”,被视作“至味”。
行人垂涎于下风,童仆空嚼而斜盼。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饼赋》
曹操的女婿何晏,皮肤白得不正常。
魏明帝曹叡怀疑何晏涂了脂粉,便请何晏入宫吃汤饼。
咱们现代人都知道,吃面片儿汤容易出汗。
结果何晏擦汗时,皮肤更加洁白刺眼,遂成逸闻。
何晏美姿仪,(明)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太平御览》引自《语林》
水引饼即如今日的“面条”。
按记载“筷子粗细、1尺1断”,与面条无异。
挼如箸大,1尺1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汤煮。--《齐民要术》
值得1提的是,3国时代对“发酵技术”的掌握尚不成熟,故许多麦制品,是用未发酵过的面粉制成。
稻、麦、粟等均可做粥饭。
稻米与粟米制成的饭比较常见,麦饭则比较少见。
因为麦饭的口感非常粗糙,故食用麦饭者,会被视作“廉洁朴素”。
吴国重臣张昭在服丧期间,吃麦饭粥,被视作“至孝”。
及父卒,(张昭)兄弟立不衣绵帛,不食盐醋,日唯食1升麦屑粥而已。--《陈书孝行传》
2战时期,鬼子为了避免“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在战斗口粮中添加麦饭(鬼子最初以“去壳精米”为主粮),便引发了士兵抗议。
可知麦饭口感确实不好。
磨碎的麦粒,被称作“麦屑”。
3国的磨面技术不发达,小麦不容易脱麸皮。
袁术死前(199)欲求蜜糖水而不得,只寻得“麦屑3十斛”。
袁术嫌其口感粗糙,羞怒交加,竟吐血身亡。
(袁术)问厨下,尚有麦屑3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韦曜《吴书》
豆(5谷中的菽)亦可做粥饭。
西晋初年石崇、王恺斗富,2人便以“豆粥”相炫耀。因为豆子难煮,故煮豆需要较长时间。石崇却通过提前煮好豆子,临时投入锅中来迷惑宾客。
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恒冬天得韭,以萍菹。--《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