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兄弟、仁哥,以及荀攸四人,也抵达了冀州赵国…
没错,不是邺城,也不是繁阳城,而是赵国。
所以,瑜哥与荀攸二人碰撞出来的计策,是切断邺城与周边联系、形成孤立及包围邺城之势。
换言之,苟哥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无论荀攸还是瑜哥,都未想过要一举收复河北。
从他们的这套策略来看,他们显然是要与袁绍打持久战。
惟其如此,袁绍的主力部曲只能被迫在邺城集结,而青州北海国也才能顺利被卫府夺下。
一言蔽之,瑜哥、荀攸二人设计的围攻邺城战略,将苟哥“以战止战”的主导思想,贯彻到了极致。
而夏侯兄弟、仁哥三人,也并未反对孤立邺城这一战略思想。
与苟哥以战止战的目标类似,他们三人的目标同样极为单纯:为曹操复仇,取袁贼狗命!
因此…
就在赵云智取内黄城的当晚…
惇哥故技重施、继续采用斩首战术,利用云梯、钩索等工具,一夜之间便攻入了赵王宫、赵国国相府,惇哥、仁哥二人,分别控制了赵王刘赦、赵国国相崔琰。
崔琰早在官渡之战前,便已为袁绍所重用。
与狗贼王沈的秽史《魏书》记载不同,崔琰实则是支持袁绍南伐中原以“清君侧、诛暴虐”的拥护者。
与其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类似,崔琰是忠汉之士。
是以…
当曹仁从天而降、持环首刀破门而入后,只着中衣、遽然惊醒的崔琰先是一惊,旋即面露释然之色。
面目俊朗、气度儒雅,虽危在旦夕却仍安之若素的崔琰,向披双层甲、头戴象征大汉武德之鹖翎兜鍪的曹仁躬身作揖道。
“来者莫非卫府之王师?”
崔琰受袁绍征辟时,是在建安二年(西历197年),是故其人并不认识建安元年便跟随曹操自立门户的曹仁。
曹仁见崔琰在此大难临头之时,犹然淡然自若,心中不由微微钦佩其人之风骨,是以曹仁躬身抱拳还礼。
“某乃沛国曹子孝也!今奉某家主君、大汉卫将军之令,前来讨伐欲不臣之袁贼!
先生既为宗室赵王之国相,当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如此,先生何不弃暗投明、归顺天子乎?”
崔琰站起身后,云淡风轻道。
“子孝将军此言差矣!大将军始终未有任何僭越之举;向者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大将军讨伐曹司空(曹操),亦仅为清君侧、正汉室耳。
子孝将军既为曹司空族人,当时时规劝司空尊奉天子、不可效仿昔年之国贼董仲颖(董卓),以天子为傀儡、代天子号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