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中军师陵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等劝进。--《劝进魏公表》
然而如此重要的人物,在《三国志》中竟全无列传,记载寥寥,且多数围绕其早年割据庐江的事迹(附逆于袁术,大败于孙策),以及之后骄纵不法之事迹(见《司马芝传》)。
如此笔法,存在明显的立场倾向,即刻意抹煞其存在、贬低其地位。
刘勋的表字与籍贯仅见于鱼豢所撰《魏略》,这是一部私史性质较浓的史书。
照此推断,不仅陈寿未替刘勋立传,连狗贼王沈(曹魏时期的《魏书》作者)都很有可能刻意忽略其存在。
其核心原因便是刘勋因“不轨”伏诛,事涉敏感。
后(刘)勋以不轨诛。--《魏书司马芝传》
“不轨”是一个色彩强烈的词汇,基本等同于谋逆。
按刘勋与曹操的亲密关系来看,这种罪名令人十分困惑。
刘勋的卒年无载,不过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僭号魏公时刘勋曾参与过劝进,可知彼时尚在人间。
然而在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僭号魏王之时,刘勋却不见记载,应已不在人世。
照此推断,刘勋当死于建安十八年至二十一年间(213-216),罪名为“不轨”。
结合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在此期间,曹魏与汉廷内部确实曾发生过一起影响深远的政变,即建安十九年(214)的伏后之难。
(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后汉书献帝纪》
此次政变,伏寿被杀,所生二子一并遇害,献帝遭到曹操的进一步惩戒,彻底沦为傀儡。
此事后文再详细叙述,这里先聊一聊刘勋与伏寿的关系。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伏寿的籍贯亦是琅琊,与刘勋同郡。
献帝伏皇后讳寿,琅邪东武人。--《后汉书皇后纪》
伏皇后不仅与刘勋为乡里,还具备强烈的汉室色彩。
伏后出身琅琊东武,先祖伏湛于东汉初年为大司徒,受封阳都侯(隶属琅琊)。
而琅琊国先祖刘京于东汉初年受封琅琊,初治莒,后治开阳。
两家比邻而居,一为勋贵、一为宗室,绵延百年,或为世交。
建武三年,(伏湛)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后汉书伏湛传》
(刘)京都莒(县)……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吏人奉祠。神数下言宫中多不便利,京上书愿徙宫开阳(县)。--《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伏皇后之嫡母为汉桓帝之女阳安公主。从身份角度看,伏氏家族对刘勋当同时具备“乡里”与“汉室”的双重吸引力。
(伏)完,沉深有大度,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阳安公主。--《后汉书皇后纪》
刘勋虽然凭借私交得到曹操的宠信,但并不能改变汉室倾颓的历史大势。
实际自建安十一年(206)始,曹操便开始大肆削弱地方上的刘姓诸侯。同年他废黜了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等八个汉廷诸侯国,只保留了琅琊国,立刘容之子刘熙为嗣王。彼时尚处在刘勋与曹操的蜜月期,此举或有安抚之意。
是岁,立故琅邪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八国皆除。--《后汉书献帝纪》
至十八年时(213),未详刘熙之封国是否尚存,但曹操僭称魏公(破坏东汉的王、侯二等爵位制)的行径,却明确地宣示了“以魏代汉”的政治计划,这极有可能导致刘勋产生惊惶畏惧之意。
(董)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魏书董昭传》
这便为以后发生之事,埋下了伏笔。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