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须注意1点:因海岸线内移之故,此地距榆塞(明朝山海关所在)仅百里之遥。
可神特么能想到……
袁绍大军竟然会出现于此地!
公孙康登时懵逼。
因震惊万分、错愕不已而反应不及的其人,好险没问出1句极其愚蠢的话来…
你等不去百里外之榆塞伏击我等,何故在此列阵?
万幸,公孙度只说出“你等…”2字,便迅速反应了过来。
再看向对面的沮授、审配1方。
2人此刻,已经被出现在自己眼前的1幕,彻底惊呆了。
当然了,对身经百战、尤其是遭遇过两次邺城之耻(1次是初平年间壶寿挑唆邺城之乱,1次是卫府邺城之围)的沮授、审配2人而言,使他们目瞪口呆的原因,当然不是他们眼前这无边无际的十2万辽东大军,而是…
这十2万辽东大军,包括其主将公孙康在内,非但皆未着甲胄、未持兵刃,而且…
除校尉、军司马、曲军侯等少数军官之外,辽东兵卒几乎皆未穿鞋袜!
前文已提及,汉末3国之时,在行军途中,绝大多数兵卒皆是轻装徒步,不披甲胄。
而甲胄1般皆被置于“车”中,临阵之前才会穿戴。
《后汉书》、《3国志》、《资治通鉴》及其他史书中相关记载极多,绝非孤例。
由此可知,此当为行军之惯常习俗。
因此,行军时“人甲分离”的情况,也就为大量的“邀击”行为(半途截击)创造了机会。
甚至于,还可能出现在仓促临阵时,因甲胄置于车中,而导致兵士不得不“轻装突击”的案例。
“无甲行军”固然危险,但也有其因由。
以演绎法、归纳法进行推论、总结后,“无甲行军”大抵可归因如下:
其1,是为了减少对兵卒体能的损耗;
其2,是为了减少对物资(尤其是鞋袜)的损耗。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历史上建安十2年曹操(207)征讨辽西乌丸时,曹军先锋“卒与虏遇”(仓促临阵),将士“被甲者少、而车重在后”。
卒与虏遇,(虏)众甚盛。(曹)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摘自《魏书之武帝纪》
由此可知在行军途中,甲胄是放置在“车重”(兵车辎重)当中。
士兵只穿戎服(即军装),徒步行军,以节省体力。
曹操远征塞北,是为了剿灭袁尚兄弟的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