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万岁爷请谢公、范公入宫,三人关起来谈了一日,从宫中出来了,两人再也不提广纳后宫之事,至今无人知晓当时万岁爷说了什么,让谢公和范公放弃劝谏此事。
赵忠诬陷德妃攻击徐大将军之时,恰是谢公不在京中之时。
谢公奉旨出京,巡视各地赋税征发,已半年有余,中秋万岁爷宣布后宫莲美人怀了皇嗣时,谢公正远在江南粮仓重镇,知晓后狂喜不已,连夜上旨恭贺。
得知皇嗣出事,谢公更是连夜赶回,今日踏入京中,听闻谋害皇嗣之事的来龙去脉,还未归家,便到了刑部,恰遇人揭发赵忠之举,谢公与刑部之人,亲自将赵忠提了回来,彪悍勇猛。
这样的人因赵忠这样的败类,要引咎辞职,怎能不引得刑部尚书心中震动?
这可是举朝震动的大事啊!
皇帝长叹一口气,起身下了御座,走到谢公面前,亲自将人扶起:“谢公何过之有,赵忠自入都察院以来,无甚过错,面貌酷若刚正,举止俨如忠臣,若非今朝暴露,谁人知其藏奸于心?便是名臣魏公也有不察之时。”
将人扶起,皇帝接着道:“谢公这些年为朝政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如今朝政有如此景象,其中一半当归功谢公,若为赵忠这般贼子辞去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仅是当朝损失,更是天下的损失。”
谢清想开口说什么。
皇帝抬手打断:“谢公将赵忠之过归咎于己身不察,如此去看,何尝不是朕之不察?是朕落的朱批,允赵忠入朝为官,亦是是朕落的朱批,允其入的都察院,难不成谢公也要治朕的罪?”
谢清急了:“臣不敢,这怎么能算,朝中各部分工不同,臣负有纠察之责,臣,臣……”
说着说不下去了,按他的道理,说来说去都绕不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