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重中之重(3 / 4)

曹髦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钟会跟毌丘俭便决定找个地方来商谈战略的事情。两人走出了皇宫,钟会看向了那进出匆忙的内臣们,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一年之内,大魏就变得不同了。”

“这洛阳之内的官员们,变得都格外繁忙,再也没有从前的悠闲惬意,尚书台的事情操办的很快,今日送过去的诏令,就不会被拖延到明日。”

“尚书六部,分工明确,各领其职,虽然有些漏洞,可也在不断的改进。”

“庙堂的政务混乱了很多年,如今终于是得到了好转。”

大魏拥有着三国内最为臃肿的行政系统,大概是因为经历过的皇帝最多,权臣最多,每个人上来都会组建自己的班底,换一套行政体系。

这就导致大魏的核心庙堂里官员太多,处处都是无用的人,彼此的职权叠加,全看这个职位上的人的本事。

比如说吏部尚书跟司徒,两个都拥有着选拔和升迁官员的权力,谁看谁的声音更大,还有司农,以及度支尚书这样的,甚至有些时候内臣系统还要来插一手

繁琐,复杂,臃肿,效率极慢,耗费巨大。

短短一年之内,庙堂已经变了个模样,六部尚书管执行,分工明确,三公九卿的荣誉性身份进一步被加强,很多时候他们只能提出意见,以及督促事情的进程,具体执行还是得尚书台来。

中书拟定,内臣决策,尚书执行,三公九卿参与。

在这个思路下,庙堂罢免了大量无用的官职,例如司隶校尉府原先近百来人,曹髦砍掉了其中的一半人,嗯,是物理意义上的砍掉了。

又有二十余人被吓得赶忙辞官,如今就只剩下了不到三十人。

臃肿的官僚体系顿时变得轻盈,耗费大大减少,政务清明之后,收支都变得明确了起来。

钟会很喜欢如今的庙堂,干净且轻盈。

人人各司其职,没有了那些吃空饷的,混日子的,酒囊饭袋们不是被杀就是自发的滚回家里,如今的庙堂,才像是一个真正的庙堂。

放眼望去,也基本都是些能被钟会放进眼里的人物,没有太糟糕的。

就大魏如今这庙堂配置,将地方官员和将军们不计算进来,也是能吊打人才青黄不接的蜀国跟吴国。

这已经隐隐有了曹丕执政初期时的规模,可能比不上武帝的天团,但是碾压蜀国跟吴国是绝对够用的。

钟会的脸上写满了得意。

他开口说道:“陛下重用酷吏,也是值当的。”

“要在一年之内,将庙堂精缩,改制,不用酷吏是不可能做到的,若是稳步操办,只怕需要五六年的时日,才能让庙堂有如今的局势。”

他看向了一旁的毌丘俭,“故而,若是群臣向您劝谏,说除掉何曾之类的事情,还望您勿要附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