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个男人来自后世(3 / 4)

不过有一个问题在于。

范仲淹虽然不是王曾的小弟,可他是坚定的罢吕派,而且大家早就说好,这次老范战胜回来,就要掀起改革,万一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反对,老范联合王曾乃至赵骏锤他怎么办?

光靠自己、宋绶以及半个帮手的晏殊,可顶不住那么大压力,所以吕夷简说道:“我认为贾昌朝和章得象可以进来。”

赵骏先看向赵祯。

赵祯思索了一下,对他说道:“大孙,你怎么看?”

“我来分析一下吧。”

赵骏指着吕夷简说道:“政制院权力是大,但以咱们英明的官家为核心,以大家商议的改革方案为指导。但除了这些以外,对下面的人事、治理都有很大的权力,所以老吕这种独断专横的人才想把人安插进来。”

吕夷简当时就不乐意了,有些真生气地说道:“汉龙,你这话就说得过分了,虽然大家都是自己人,说话可以没有顾虑,但老夫也是为了国家,却无私心,你怎么能这样说我?”

“你私心肯定有,但我信你是为了国家。不过我也不是指责你,王曾不也是为了跟你抗衡才拉人进来的吗?大家都有私心,所以也是坦诚布公一点。”

赵骏认真说道:“我知道政治讲究内敛,不把话说透,给大家都留有余地。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把话说开反而更好,因为藏着掖着容易误会,还不如先把话挑明,这样谈话效率更高,省得互相猜忌来猜忌去,离心离德。”

“年轻人真的是。”

吕夷简苦笑地摇摇头,赵骏总是这样,打破很多政治潜规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赵骏说得对。

事情说开了,沟通成本就低了,没那么多顾虑,也没那么多猜忌,效率自然也会加快。

赵骏就说道:“这次政制院换届本质上来说,就是分权力蛋糕,老吕想多两个人给自己撑腰,老王想多两个人制衡老吕,怕是连盛公都想提携两个人进来。”

盛度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肯定是不行的,你提一个,我提一个,搞得政制院跟西方议会似的,人多嘴杂,乌烟瘴气,那怎么能行呢?”

赵骏双手一摊道:“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

赵祯就说道:“大孙的意思是,削减入院名额?就只让希文公、同叔公、复古公三人进来?”

“那倒也不是。”

赵骏说道:“西夏和辽国打败了,咱们内部改革在即,就必须要拉拢更多的力量,多一点人进政制院,通过我的身份将大家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联盟,有助于集中起来办大事。”

这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身份就很好用,你捅出去,告诉大家我是未来人,照我的办法去做,保证能强盛国家,大家不管怎么样对立,就都得被迫跟着你走。

不信都不行,因为赵祯、吕夷简、王曾、范仲淹、晏殊他们信,其余加入进政制院的人,就自然也就只有跟着大部队走的一条路。

所以政制院可以进行扩张,改革开启之后,十多个人的宰相团队,更能够进行全方面的梳理以及政治变动。

但人也不能太多,不然就会太乱。

赵祯问道:“那多少个人比较合适呢?”

“目前是咱们八个。”

赵骏看向众人道:“李迪进来是九个,老吕可以拉一个,老王可以拉一个,十一个人足够了,其余人可以酌情入政制院候补同知。”

说着他看了眼可怜兮兮地盛度,犹豫道:“要不,老盛你也邀一个?”

盛度眼睛一亮,问道:“可以吗?”

“你说吧。”

“张士逊。”

盛度毫不犹豫地道。

张士逊今年五月其实已经致仕了,他都七十五岁,实在有些顶不住。

不过盛度和他是多年朋友关系,早年张士逊得罪刘娥被罢相,也是后来盛度向赵祯举荐才于明道元年恢复宰相。

虽然致仕,但盛度也知道老友不甘心,所以还是希望老友出山能帮他在政制院说说话。

至于张士逊现在已经是致仕状态倒是无所谓,唐宋时期官员致仕,一旦朝廷需要的话,往往就会起复。

比如后来的欧阳修晚年致仕,朝廷两个月后又行明堂大礼请他回去,被他拒绝。

所以只要赵祯下令起复张士逊基本就无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