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巡视黄河(2 / 4)

年关到来,赵祯处理了外交的事宜,接见外国使节,举行各种庆典,同时也派了使者出去向各个国家表示庆贺。

东亚圈子都过农历年,所以年关也是东亚圈子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交流最频繁的时候。

今年除了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外,连西域、中亚、中东的很多国家都早早地遣使,经过商贸的繁荣,大宋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严格来说西域、中亚和中东的那些国家跟大宋没什么关系,除了商贸往来以外,并没有国际政治的牵连。

但架不住赵骏提前布局,早年巡回全国的时候,就已经叮嘱广州、浙江、陕西等地方官员,要他们主动派人出去,了解国外的风貌,促进交流合作。

再加上大宋手工业繁荣,商品深受中东、欧洲喜欢,导致中东那些白袍子君主国家极为看重。

现在的中东正处于阿拔斯王朝晚期,这个曾经于怛罗斯之战中打败过大唐的强盛帝国此时内部却正面临着严重的分裂。

从八世纪开始,大大小小分裂出去的独立王国多达七八个,在没有石油体系的年代,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游牧体系下他们同样需要经商才能维持得了生存。

虽然由于十字军东侵,让他们与欧洲的关系很差。可这并不妨碍这些白袍子君主国家从大宋购置茶叶、瓷器、丝绸贩卖到中世纪欧洲去,再从欧洲、非洲等地方购买矿石、香料等原材料运到大宋来。

在这样的前置条件下,大宋就成为了中东阿拉伯商人们的工厂和市场,不管是出口的商品,还是从欧洲、中东、非洲进口的商品,都必须往来于大宋。

因此阿拉伯世界自然要与大宋搞好关系,免得大宋拒绝他们的原材料,不给他们出口商品。

一时间。

自大唐之后,大宋居然又隐隐有了万邦来朝的感觉。

年底了各个部门放假,政制院也清闲下来。

十一月份基本上各部门数据统计上交,交由政制院宰相们审批核查,十二月到一月基本上朝廷就属于休几天,上几天班,再休几天,再上几天班的状态。

赵骏现在也是有家室的人,在家里待了两天,就又有点坐不住。

他想着这几年一直在修缮河堤,而庆历八年黄河泛滥,马上还有两年就要发生了,不知道这些年具体工程怎么样了,于是就决定巡视一下。

让曹修跟赵祯打了声招呼之后,他就颇为低调地离开汴梁。

结果才刚出城,贾昌朝就跟了过来。

黄河修渠工程毕竟是他在主持,赵骏既然要巡视黄河,他自然要跟着陪同。

他们先巡视的是从开封向北挖掘的运河段,这个是赵骏今年年初就定下来的项目,上半年由财政部拨款,工部组织建造,贾昌朝也时常在盯着。

正值晚冬,但眼看就要入春的时候,北方下起了大雪。簌簌的雪花铺满了大地,虽不像东北那般苦寒,却也令人觉得刺骨。

赵骏和贾昌朝这次出行比较低调,两个人坐在马车里,一边烤着火,一边商量着两年后运河改道的事情。

“去年一年开挖,我们动用了十二万民夫,现在河渠主要段落基本都已经完工,差不多到明年上半年,这条运河就可以正式通行了。”

贾昌朝在车里介绍起这条新运河的情况。

“嗯,这是件好事。”

赵骏说道:“新运河的产生不仅能够带动沿线经济,同时还能泄洪防水,唯一担心的就是太多运河,一旦黄河发大水,汴渠加上新运河,容易把汴梁给淹了,所以水渠就必须从城外二十多里的地方过去。”

贾昌朝又道:“现在咱们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城外,刚开始还是有些交通不便,如果在运河岸建码头,恐怕要一段陆路才能送到城里。”

“那也没办法,三易回河危害极大,虽然在过去的十年内,我们已经多次对黄河进行过治理工程,但能不能改变这个历史还犹未可知,所以还是得加把劲,必须要把黄河治理好。至于经济的问题,等明年我们会把城池扩建出去。”

赵骏撩起窗帘,看向窗外。

窗外银装素裹,官道上稀疏着几乎没什么人影。在东面此时已经挖掘出一条巨大的沟壑,只是工地上却没什么人,都回家过年去了。

不过运河沿线似乎已经建设起来,有不少工棚、房屋,附近的村镇也跟着热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