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任岁月变迁,我独屹立于巅峰(1 / 4)

新年新气象。

公元1049年到来,赵祯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改元皇祐。

而是继续延续庆历年号。

从大年初一开始,汴梁渐渐热闹了起来。

陆陆续续有店铺开门。

来汴梁的打工人有的没有回家过年,也都早早地开始上班找活干。

即便是在休假的时候,码头一样也可以去做点零碎活。

到一月底的时候,城里就恢复了往日繁华。

街头巷尾,人山人海。

报纸每天都有各类头条,各种杂志、科普书籍,也都一一在售卖。

汴梁甚至今年还要修一座巨大的图书馆。

不管你是街头的打工人,还是开店铺的小老板,乃至于勾栏女子,都可以办个图书证进去看书。

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汴梁外国人很多,而国人又对国外的情况十分好奇,于是就专门有外国人在一些杂志上发表国外情况的文章。

一来骗稿费,二来迎合人们对国外情况的猎奇。

有人把美洲描绘成遍地黄金;有人把东南亚描绘成香料之国;还有人把中东说成一锄头下去就是满地的黑水。

至于欧洲。

正处于中世纪的欧洲贫困、脏乱、治安差,成为了野蛮、落后的反面教材。

虽然内容肯定有失真之处。

但这些杂志也为大宋百姓平添了几分新奇。

很多人这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大宋周边那几个国家之外,遥远的西方还有很多个比大宋还要落后无数倍的国度。

不少人看了这些信息,也激发了南下广州或者前往浙江等地出海的念头。

一时间最近两年出海去南洋,去高丽日本,乃至有不怕死的,参与到朝廷第三次和第四次组建的远洋船队,启程前往美洲的也不在少数。

到二月上旬,经过去年年底以及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赶工,统计部也把去年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数据交了上来。

各项数据确实令人满意,财政收入达到了2亿贯,gdp也果然如预料当中的那样,达到了30亿。

如此一来,大宋可谓蒸蒸日上,到今年的时候,国力相较于庆历前,提高了足足一倍。

从全国约15亿贯左右的gdp,提升到了30亿贯,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

虽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水分,比如新增产的粮食面积大增,除开广修水利和开垦荒田的小麦、大米等主粮增速外。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种植红薯、玉米、土豆等一般人不吃的食物,也都算在了粮食产量里,大大提高了gdp。

但这些食物也往往都做成了牲畜粮食,喂鸡鸭牛羊猪鱼,给大宋百姓提供肉蛋奶,水分也不算是太多。

而相比之下,周边其它国家情况就不太好了。

西夏灭亡,日本、越朝成为大宋的半殖民地,辽国自顾不暇,唯有大理和高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

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宋带缺带德,因国内冷兵器迭代,曾经八十万禁军以及四十万厢军用的武器堆积如山。

为了把这些武器处理掉,大宋就全都一股脑往国外卖。

一时间周边国家鸡飞狗跳。

各個周边国家内部自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不同程度的反对势力。

那些反对势力从大宋购买了军械,实力大增。

周边国家一看这肯定不行,于是只能也找大宋购买军械,武装自己的军队,以保证政权的安全。

结果就是在短短两年之内,原本大宋积存的很多武器军械都迅速销售一空。

要知道仁宗顶峰时期拥有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这一百二十多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可不是说只有一百二十多万套那么简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