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于的电影评论,两极分化严重,茄子网评分仅有78分。
“很无聊,抱着看科幻片的朋友,可以考虑去瞧瞧《黑客帝国3》。”
“2分科幻8分人性,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披着科幻片的文艺电影。”
“如我所料,国内没有孕育科幻电影的土壤。”
差评主要还是集中在电影的分类上,要知道《月球》在宣传上打得是:国内科幻题材电影的复兴之作。
复兴?
难道国产科幻片有过辉煌时代吗?
其实,国产科幻电影的萌芽早在1982年,有史料可考的国产第一部科幻电影《庄子梦蝶》问世。
该片依托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改编而成,被公认为华国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无声片。
不过可惜,该片已经失传,只有零星的记载。
而到了3年代,第一代导演杨小仲就拍摄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他也是华语科幻片的先驱者。
建国之后,电影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是各类现实主义题材,而这种主打科学幻想或是奇幻脑洞的类型电影则一度停滞。
但并不代表这一时期,国内科幻电影就完全没有发展。
1952年出品的《小太阳》,1958年的《十三陵水库畅想》,198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很多优秀的电影。
特别是《珊瑚岛的死光》,让国产科幻片在8年代经历了短暂的辉煌。
但这之后,科幻片这个类型就是沉寂多年,不过做为电影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并不缺少受众。
所以当《月球》在戛纳获奖,并且拿下科幻界颇具盛名的土星奖后,很多人对其的期待值无限的拔高。
很多人下意识的人希望看到一部类似于《星球大战》那种类型的娱乐科幻大片,但《月球》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人文关怀。
听着背景配乐带着神秘感的跳动,观众看到与节奏相匹配的月球采矿工厂。
银白的建筑群与月球的灰土地融为一体,荒凉而美丽,主角吴刚一個人在此工作。
整体的压抑感扑面而来,董熹对于孤独的营造感十分的出色,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不断的累积同时也积累着观众的不满。
当下的观众很难带入如此的深刻的场面,他们是肤浅的,也导致电影的评价,喜欢的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表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