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焕然一新的县城(1 / 4)

订单增多,扩大生产自然是必须的,窑厂一个接一个的建立起来,到了后来为了供应瓷窑的砖块都跟不上了,只能外包出去。

原本荣县的中心在城内,逐渐随着大部分百姓进入窑厂工作,荣县的中心区转移到了城外,对此,秦浩也做了规划,工业区、生活区分离,进行块状化管理,所有建筑都需要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生活区跟工业区的垃圾都要统一搜集、处理,同时建立了许多公共厕所,严禁随地大小便,违者罚款。

而罚款的任务自然是交给捕快了,荣县的捕快队伍也迅速扩充,除了日常抓捕罪犯之外,更多的工作是管理荣县的市容整洁,有点类似于城管警察的结合体。

一开始老百姓还有些不习惯,觉得很委屈,不过在钱的问题上,没有人会跟自己过不去,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去公共厕所解决大小便了。

秦浩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窑厂规模不断扩大,本地居民已经不足以满足用工需求了,不断有周边居民来到荣县务工、定居,人口增多也带来了许多社会治安和环境问题。

如果一开始不加以管控,以后荣县就会变成一座散发着恶臭的城市,没有人会愿意在此定居。

在秦浩制定的政策下,荣县的规模在不断变大,人口迅速膨胀,仅仅一年时间,荣县的人口就突破了万户,除了新生儿和光棍成家之外,有不少是之前因为战乱躲进山中的逃户,秦浩一律接收,为他们办理户籍。

还有一部分则是在外县快活不下去的贫农,这部分人就比较麻烦了,他们的户籍要想转移就需要周边县的配合。

然而,在册人口也是官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周边县长原本就对秦浩不断从他们地盘吸纳人口不爽,自然不愿意给这些人办理户籍转移。

秦浩的解决方桉是,将一部分窑厂配套的业务交给周围县的地方豪族去做,这些地方豪族得了好处自然就站在秦浩这边了,对于他们来说,那些苦哈哈的贫农户籍一点价值都没有,还能做个顺水人情多好?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荣县周边的十几个县,都出现了人口流失的情况,而荣县的人口从最初的一年破万,到第二年,人口户籍就突破了五万户。

在古代小农经济体系下,人口增长是十分缓慢的,因为大多数农民连吃饭都有问题,即便是生了孩子,要么是夭折,要么是口粮不够饿死,或者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卖掉。

一个五万户的县,总人口达到二十万,在整个汉朝都是罕见的,益州刺史看到秦浩的工作报告还以为这货是在吹牛皮。

结果到了荣县实地看过之后,才发现人家不仅没吹牛,反而还有所隐瞒,原先他印象中破破烂烂的小县城,如今已经被改造得完全是一派天府之国的景象。

不过让益州刺史有些头疼的是,由于荣县不断吸纳周边人口,已经有不少同僚跟他告状了,而且荣县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人口数量来说已经接近益州治所。

堂堂益州治所要是被下辖一个小县给超过了,对堂堂益州刺史来说,也是件很丢人的事情。

“刺史大人,这事还真不是下官纵容,您看看这码头上来往的除了货就是人,都是想要来荣县找活干的穷苦百姓,我就是想拦都拦不住啊。”秦浩也直叫委屈。

其实自从荣县的户籍人口达到五万户之后,秦浩就收紧了户籍制度,除非是有手艺的工匠,否则是不能入户籍的。

可即便如此,依旧挡不住汹涌的务工潮,这就是虹吸效应的体现,瓷器的热销带动了整个瓷器上下游的产业链,老百姓日子过得太苦了,种地只能勉强饿不死,到了荣县不仅能够吃饱饭,还能赚到工钱。

至于窑厂工作的辛苦,华夏民众从来不怕辛苦,对于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堂好吧。

益州刺史在码头上看着那些拖家带口而来,脚下还没站稳,就被工头拉走的百姓,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此事我会向陛下奏报的。”

如果换做是一般人,益州刺史自然不会这么好说话,谁让秦浩这个县长是文帝亲自点名的呢?谁让秦浩背后靠着的是整个秦家,他一个都得罪不起啊。

不过还没等益州刺史的奏报送到都城,整个朝堂就因为雍王叛乱被弄得焦头烂额。

上次樊昌叛乱被捕之后,就供出了雍王,只不过文帝不想给人擅杀功臣的印象,也为了稳住各路藩王,并没有派兵攻打冯翊郡抓捕雍王。

只是让雍王亲自到都城解释,雍王也很懂,这次去了都城,他肯定是会被软禁的,于是就率先发动了叛乱。

雍王嫡子肖世子原本想要利用跟何昭君的联姻劝她父亲何勇,一同起兵造反,没想到何勇不为所动,雍王恼羞成怒将何勇一家全数杀害,只有何昭君跟她最小的弟弟藏在暗室里躲过一劫。

文帝下旨让凌不疑再度领兵出征,凌不疑临走时,文帝内心有些惶惶不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