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考了一下,陈小二最经典的几个小品,《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吃面条》《羊肉串》《胡椒面》等,都很久远了,但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不过按朱时茂的话,陈小二“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那是几千年才出一个啊”,像他这种形象,“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儿一戳就行了”。
别看“几千年就出这么一个东西”,这“东西”苏哲还真替代不了!
苏哲思来想去,自己也没法饰演陈小二的角色,倒是朱时茂的角色,非常适合他。
“毕竟我这张脸啊,和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一样,一看就是主角,是正面人物!”
苏哲“无奈”地叹息:
“哪怕演个反派(杨康),观众都更喜欢我,我能怎么办呢?”
难道他要找到一个“陈小二”,然后自己演朱时茂的角色吗?
苏哲挠头想了想,并不想这么做。
和《主角与配角》里一样,苏哲这人啊,除非迫于无奈,否则就想演主角!(又有谁不想演主角呢?)
毕竟第一次上春晚,自己出剧本,当配角,却用来捧别人,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而且当配角,可没法增加【小品之王】的进度。
“小二,咱有机会再见吧。”
苏哲下定决心,开始扒拉本山大叔的作品:
《卖拐》系列、《白云黑土》系列、《拜年》《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
“也不合适啊!”
苏哲有点无奈,本山大叔的经典形象是农村大叔,有的狡猾,有的淳朴,但都不适合苏哲。
他思来想去,终于犹豫地写下三个字——
《不差钱》。
这几乎是本山大叔在央台春晚的收山之作(后来还有个《同桌的你》),重回巅峰,让徒弟小沈阳一夜成名。
可以说,小沈阳是最符合“一夜成名”定义的人——
除夕夜前,默默无闻;除夕夜后,天下扬名!连国师都找他拍了一部大烂片。
这个小品里面,本山大叔依旧是个狡猾的农民形象,但和其他巅峰期的小品不同,这个小品最出彩的人物是小沈阳。
“我演小沈阳的角色——那个娘娘腔服务员?”苏哲挠挠头皮。
这个小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对主演的加持,都值得一抄。
但问题在于——
“我不想演娘娘腔啊!”
小沈阳为了成名,演啥都行,但苏哲却是顶流偶像,是圈内大老板,演杨康这种帅气反派没问题,但演娘娘腔?
本来偶像就容易被骂“娘”,他拥有圈内第一猛男的称号,才幸免于难,哪怕是黑子也不敢说他不够爷们儿。
但演了这个角色以后,会不会被黑子故意用切片黑他?
苏哲挠挠头,心中暗道:
“要不然还是抄开心麻花吧,三冘月駦虽然胖若两人了,但毕竟是曾经的军艺校草,更适合我。”
春晚上的《扶不扶》《投其所好》《今天的幸福》等,《欢乐喜剧人》里的《热带惊雷》《感染者》《小偷在哪儿》等,都还不错。
苏哲随手写了一个《扶不扶》,心中犹豫:
“是上限更高的《不差钱》,还是更稳的《扶不扶》?”
(《扶不扶》在历届小品中收视率中排名第十,仅次于第九的《不差钱》,但考虑到越往后收视率越低,可以算同级作品,只不过加成确实没小沈阳高。)
苏哲一时无法做出决定,干脆将两个剧本都写下来,收好,心中暗道:
“干脆都排出来,看看现场效果再说吧。”
而且还要看搭档,这两个小品和苏哲之前抄的不同,都必须有强大的演技,才能演好。
比如沈马都拥有非常出色的演技,本山大叔更不用说,妥妥的影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