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3章 单户与豪强(1 / 4)

听完了高顺所部整场战事经历的高国,不由地肃然起敬。

高国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心理打定主意,不管这位高顺是不是历史上那一位,都值得他多多亲近。

高国起身走到高顺面前,深深地鞠了一礼后,说道:

“国曾闻,古之名将,正面破敌,能战而胜之者,易也;撤军而行,尤能退而不败者,难也。今高兄虽只是屯长,俨然已有名将风范。他日,我大汉天下定将再多一位国之柱石!”

高顺急忙回礼谢道:“军侯过奖,某只不过是侥幸罢了。”

趁着大家都已经是酒意正酣,对高顺越发感兴趣的高国,开始问起他的从军经历。

很快,高顺手下喝高了的大嘴巴们却是连他的老底一起都八卦了出来。

原来正如高顺此前介绍的一样,他虽然自称是广武人氏,实际上从他爷爷那辈就迁居到了卤城。

不过高家在广武也并不是什么大姓,迁居卤城的其实就是他爷爷一人而已。

这种情况,对于普通平民和一些小的宗族来说,很常见。

因为汉王朝鼓励成年男子分家而居。

如果一个本就没多少田产家财的普通家庭,生养了两个以上的男孩,又都顺利成年的话,此时再进行财产分割,可能每一个人分到土地的都不够缴纳税赋、养活自己了。

那么对这些贫穷的黔首来说,迁居到另一个相对荒凉的地方,接受政府授田就成了一种相对好一些的选择。

东汉王朝实行的土地政策中有一种叫做名田制。

名田制最开始是在开国之初的时候,用来安置流民,让他们重新回归生产建设,成为法定人口的办法。

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相对固定的从国有制土地转为私有制的路径。

每当因为战乱,灾荒,地震,断嗣绝户等原因产生了无主的土地,这些土地就将被收回为国有,成为名田。

东汉国有土地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建国不久的时候,尤其在经过了刘秀“度田”之后,国有土地达到了最高峰。

但这些土地基本上是没有人耕种的,并不能转化出粮食和税赋。

名田制就是将这些没人耕种的土地(直白的说就是荒地授予那些没有土地,或者土地较少的贫民,被授予的土地也就随之变成了私有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