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孙子兵法》还是《六韬》,都认为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甲卒,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军人。
其中《六韬,犬韬》更是详细阐述了练兵选士之法,包括“冒刃之士、陷阵之士、勇锐之士、待命之士”等等。
而兵家对于练兵的应用,则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创造出了一个个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引起了诸侯们的关注。
兵家也成功证明了军士,甲卒,壮丁三者间的战斗力不再是仅仅靠数量就可以弥补的。
军士虽少,却可以一当十。甲卒守城或可一用,却难用于野战攻城。至于壮丁,人数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一击即溃。
以变法强国为核心精神的法家,很快也意识到训练职业军队对于强国的帮助,于是开始从国家制度层面设计选兵和练兵之法,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奖惩制度。
此后,魏选武卒,秦奋锐士,齐习技击。经过系统化训练的职业军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战争的主力。
最终,拥有最完善兵役体系的大秦帝国,凭借远超其余各国军队的大秦锐士,一举扫平六国,一统寰宇。
但是,耕战结合过于紧密,兵役过于沉重的秦国,始终没能很好地把军、警、民三者区分开来,最终全民皆兵的体制,伴随着帝国一起消亡在了乱世之中。
吸取了秦王朝的经验教训,汉王朝结合着具体的兵种需求,在魏武卒、秦锐士、齐技击的基础上,创造了材官骑士制度,用来挑选符合标准的职业军士。
其中,高国所参加的骑士选拔的要求比材官选拔更高,首先一条就是家产要达到中产之家的标准,然后还要掌握一定的马术能力。这两条都可以直接将高顺排除在外。
“我当初参与了平城的骑士选拔,得以从军,却不知你们材官选士,要考校些什么内容?又如何打造出精锐步卒?”高国出言问道。
“世间兵器,长或戈矛枪戟,短有刀剑斧钺,远则弓箭弩矢,近则手戟匕首,十八般武器,各有所长。然对我等步战而言,核心唯有二者:一曰戟,二曰弩。材官训练,自然也围绕此二物。”
一名喝醉酒的军士抢先说道,却似乎有些混淆了选拔和训练。
一支强大的步兵,常谓之“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又有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言“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可见能持长戟和能用强弩是一支步战强军的基本要素。汉王朝也因此将“能引关蹶张,材力勇猛,负重前行者”作为选拔材官的要求。
“长戟民间难寻,弩却寻常可见。故我等材官考核,必须是体力壮健且善用弩者。”说这话的高顺却是仍旧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