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真要少了一个侯爷,那么这一代人里勋贵家族就会少占1-2个孝廉的名额,对李冰这等寒士而言又是致命的吸引力了!
所以,不管是站在劳苦大众的角度,还是自身阶级利益的角度,李冰对来讷这番心有戚戚的感慨都是没法完全认同的。
然而李冰并不知道,来讷这番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恰恰是在曹操今天的特意布置下引导发出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来讷这样本可以旁观的人参与到这场凶险的夺嫡之争中。
毕竟有一种状况常被这样描述:当冯氏爵位断绝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当寇氏爵位断绝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沉默;当来氏爵位断绝的时候,谁能为来氏发言呢?
这样一种逻辑下,来讷突然意识到,支持宋皇后养子立嫡,从下一代开始,让大汉王朝回到原本的轨道之中,才是真正的救国救族的唯一道路!
正当李冰感到有些尴尬的时候,来讷却是主动自嘲了几句:
“此番矫情倒是让公清见笑了,你也不必出言劝慰,我相信终有一日宦官奸佞都会被清除朝堂,届时明君在位,贤者在朝,世间百姓自有太平安康。讷虽不才,也愿为这一天的到来贡献己身。今日之忧不为明日之忧,待明日,你我还要一同游玩洛阳,却别被我今天的感慨扫了兴致。”
李冰只好接道:“恭达兄有扫平奸佞之志,李冰不才,也愿效绵薄之力。现天色已晚,还望恭达兄早些歇息,勿再忧愁。”
与来讷告辞之后,李冰回到寝室,躺在床上,仍旧回味着今天的宴会以及来讷的一番话,思索开来,却不知不觉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丝历史真相的轨迹。
宦官封侯,听上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大汉一朝,皇位传承没有定制,后宫干政,太后当国是为常态。
太后要在后宫之中掌控朝局,发布旨意,自然就得借用宦官,同样,皇帝被太后限制在深宫之中,想要亲政,为了对抗外戚,自然也得借助宦官的力量。于是两者角力之间,便滋生了渐渐强大的宦官势力。
一开始被封侯的几个宦官,或许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对皇帝或者后族的忠诚,但此后被批发封侯者,显然有了幕后的势力参与和推动了。这股势力,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县乡级豪强。
东汉和帝时期以后,中央或地方的高官,尤其是两千石以上的官位长期被掌握经学的世家大族和侯爵勋贵们垄断,一般的豪强家族根本无法跻身仕途。不仅如此,那些世家大族,宁愿偶尔赏出一些极为精贵的孝廉名额给到无依无靠的寒门,作为他们的门生故吏,也不愿意分出一点点汤水给到这些豪强。
反之,豪强们在这些世家眼中就像是圈在外面的猪羊一般,世家的子弟在外为官一方的时候,若是遇上了民怨沸腾的事件,常常为了博一个好官清官的美名,就少不了要拿一些豪强开刀祭奠自己的官声了!
所谓诛豪强,惩贪吏,劝农耕,掌教化,已经成为了世家子弟间心照不宣的治理地方四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