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为祂写诗,大学论仙!(1 / 4)

第166章为祂写诗,大学论仙!

岁月的长河荡起了数圈涟漪,无数浪花拍打在岸上,隐约可见过去、现在还有未来的影子,大浪淘沙,留下的砂砾见证了光阴的流逝。

叶秦穿行于其中,就连神魂也沾染了岁月的气息,古朴沧桑之感扑面而来,再次睁开眼,竟然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山川,一轮明月高悬于苍穹,银辉披挂在树梢,增添了几分朦胧的光影,群星璀璨,月溅星河,眼前的景物美轮美奂。

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在唐朝和李白对月畅谈,转瞬就已经是千年之后。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往今来的无数人,都如同流水相继逝去。

除了天上那轮明月亘古不变,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昼夜更替,四季变化,这便是轮回之道。

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可是叶秦却能够跳脱其中,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足以可见他的特殊。

叶秦进入斑驳的岁月片段,穿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是见证者也是经历者,大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于他而言不过是岁月掀起的浪花。

曾与左慈山中论道,探寻长生之谜;与老翁横渡江中,追求插在心口的古剑;又和支遁庙宇对谈,畅谈般若心经;继而和张伯端神游扬州,留下的满城花尽的神迹。

对于这个名字,他们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毕竟小时候就是背着他的诗长大的。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和先前那些学生大肆夸赞的话语不同,胡小草的评价不算褒奖也不算贬义,措辞之间透露着一股浓重的惋惜。

正当范铭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齐学清将人给拦了下来,“范教授,我很喜欢你刚才讲述的那堂课,对于你最后所说的古诗很有兴趣。”

胡小草意有所指,但显然这世间并无人能联想到真相。

此刻在太白楼的一间大教室里面,虽然是周末,但却坐满了学生,几乎没有空位,今天是历史系的教授范铭的公开课。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现在的小孩不得了,看她模样应该是读小学吧,结果已经来听大学的课了。”

众人议论几句过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范铭揉了揉她的脑袋,“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能有这样的兴趣爱好很不错。”

“李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他的存在装点了大唐盛世,在诗词歌赋这方面,真的是被老天追着喂饭吃。”

听了范铭的话,一时间众人浮想联翩,“还别说,相比于江心寺的,似乎这个传说更符合诗中的危楼形象。”

杨文扫视着周围,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人物,在一众大学生当中,胡小草的个头还有容貌都是比较起眼的存在,更何况他们早就盯梢多时。

这倒是引起了范铭的兴趣。

看似不合常理,充满了童言稚趣,可是细想之下,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孩子能够说出来的话。

胡小草摇了摇头,语气没有稚嫩,更多的反而是平淡与镇定,“我是过来听课的。”

同一时期有名的大诗人杜甫曾评论李白的诗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魏颢也有言,“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有同学不解询问道:“这首古诗后人认为是李白在HUB省黄梅县所作,写的是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但这首古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貌似也没有什么特殊啊,为什么范老师独独讲这一首呢。”

他上前一步道:“小朋友,已经下课了哦。”

相比于众人惊叹在全诗的氛围,胡小草心中却是微微一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随着范铭缓缓念出声,配上音箱里传出的颇具古典的音乐,一时间众人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危楼高悬于苍穹,恍若九天的琼楼玉宇,站在上面伸手便可以摘星揽月。

本来她想说山神爷爷的,可是考虑到还有外人在场,所以胡小草改了个说法。

胡小草谦虚道:“能够听懂大半吧。”

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人身上,恐怕早就已经死了百次,可李白却依旧能够屹立在盛唐中,那是因为他有才华和狂傲的资本。

在外面的时候,胡小草从来不会特意提到山神,还有龙源山曾经发生的事情,就连学校里面最好的朋友,她都守口如瓶,没有告诉过。

“当然,这只是野史记载的一则传说,大家随便听听便好。”

只是具体是哪个地方的场景,是否李白在流放途中所见所闻,又或者是其他,这点的话就不得而知了。

再加上叶秦赠予的古籍经书,也由此对修行有了一些见解,故此她是能够清晰感应到体内紫气存在的。

因为前面几期历史疑云的缘故,所以齐学清认为在这首诗当中也存在着历史的迷雾。

恰时,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众人意犹未尽的走出教室,字里行间还在讨论着关于课堂上的内容,“大唐”“李白”等几个关键的字眼,是频率出现最高的。

动物们精神抖擞,兴奋的叫唤个不停,昨晚的修炼可以比得上它们半个月的修行,叶秦心境神魂、境界有所提升,它们也受益匪浅。

范铭的目光变得更为慈祥和蔼,看待胡小草的目光就像是看待自家的晚辈。

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原因,胡小草想要弄懂那些古文当中的内容还有含意,其目的只是单纯的想要修行!

范铭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在意,“学校有你这样勤学好问的学生我很高兴。”

齐学清大喜不已,“谢谢范老师。”

“咱们照办就是,上面自然有他们的用意。”

雾都,南川大学。

范铭深深看了齐学清一眼,听明白了他的话外之音,“所以你觉得李白诗中描述的地方另有想法?”

胡小草思索片刻后,脸上露出一抹畅想神态,沉吟道:“也许有神仙能贯穿历史长河,让古人得见,才留下了诸多隐秘呢。”

由于外界诸多光环加深,导致后世对李白有多层滤镜,像胡小草这样的评价并不多,却是独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

“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到来,缘分让我们在此相聚,希望这堂课的内容,能够让你们有所启发。”

南川大学对外开放,每到周末公开课的时候,有些外校的人也会过来听课,不过像胡小草这样年级的小女孩还是头一回。

从《侠客行》便能够看出一二,李白崇拜的是朱亥、侯赢那样的大梁城国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即使这二人仅是市井之徒。

不知不觉当中,长夜过去,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取代了原本的明月,天空露出鱼肚白的神色,几缕霞光落在山间,像是披上彩衣。

“《与韩荆州书》有记载: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齐学清先前一直没有头绪,大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如同黄河奔涌不息,想要找到和历史迷雾相关的,无疑是大浪淘沙极其困难。

少年时代居于蜀中,蜀山的奇峰秀丽、青城峨眉的道教风气,让李白的性格中有浪漫游侠和隐逸倾向。

眼前只剩下西风残照,将李白的衣袍吹的猎猎作响。

但是没人发现,人群中,正有几个男人穿梭在道路两旁,目光不断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不应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恢弘气概么。”

正因为他的专业是历史,所以对此格外感兴趣,而且也颇有研究。

而且诗中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李白应当是曾经见过类似的场景,所以才会有感而发,否则的话不会有这些感悟至深的句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