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休养生息天下宁 派系林立欲出兵(4 / 4)

李璟没事就往六儿子那里跑,和儿子一起写诗作赋,同样重要的是欣赏六儿媳妇的歌舞。皇帝李璟确实是个正人君子,也是很尊重老婆的,对儿媳妇没有非分之想,否则也不会硬让周娥皇当陈王妃。真要是封周娥皇为妃子,皇后还能怎么样啊。

即便如此,钟皇后却不这么想。钟皇后认为,自从儿媳妇嫁到皇宫,皇帝没事就往六儿子那里跑。那点心思我看不出来吗?皇后本来就不爽周娥皇,现在她就更不放心了。皇后没事就催着皇帝让六皇子搬出皇宫,意思是皇儿已经是陈王了,该去陈王府了,留在宫中不合礼法。别的事情皇帝李璟都是顺着皇后的,一说到这事,李璟就当没听见。皇后也不识趣,隔三差五说这事,说了多次李璟已经开始拂袖而去。李璟心想,朕一个皇帝,好容易遇到个知音,你看你在朕的生日宴会上当着群臣,就在那里甩脸色给朕看,朕忍了。现在不过是到六皇儿那里和儿子、儿媳妇一起逍遥悠闲,皇后你就在那里啰嗦不停。李璟对老婆的感觉就从宽容、体贴、大度,开始向嫉妒、多疑转变。

第二类是以皇长子吴王为代表,包括一帮进不了御书房议事的励精图治系。这一派的人包括尚书右仆射张晟、左都御史孙晟和大理寺卿萧俨等。这些人都是正直或者有些才干的。他们认识到大唐内忧外患,必须改革政治、加强军事,先力图自保,再徐图收回江淮之地。原来属于李景达一派的常梦锡、远在鄂州的武昌军节度使林仁肇都在向皇长子李弘冀的这一派靠过来。最是有趣的是,和李弘冀有皇储“争夺”的齐王李景遂也倾向这一派。哦,对了,这一系还有公主李芳仪这个隐形人物。

尚书右仆射张晟、左都御史孙晟和大理寺卿萧俨等人经常往吴王府跑,对国家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为吴王出谋划策,劝李弘冀从长计议,要和齐王李景遂进一步搞好关系,争取燕王李景达和大学士常梦锡。

第三类是军权系,这一派以燕王李景达为代表。可是李景达发现,自己快要成孤家孤人了,连常梦锡都开始帮着李弘冀,完全支持他的就是手下的几个心腹大将。另外,皇长子李弘冀在唐吴之战中充分展现了指挥才能,在润州杀掉了贪生怕死之人,破格起用一批有能力有胆识的青年将领。因此,这些新提拔的神武军军官既佩服李弘冀,又感激他的知遇之恩,愿意效力于李弘冀。

李景达和手下大将皇甫继勋、赵刚等人想把这些李弘冀提拔的神武军军官换掉,可是每次调令到润州、常州之后,神武军拒不执行。然后,李弘冀就向李景遂告状,说李景达耍阴谋,会让保卫大唐的功臣心寒。李景遂基本都站在侄儿这边,让三弟撤销调令。李景达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军队的实际掌控者。他不用听李弘冀的,但是还是要听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景遂的命令。李弘冀越是这样保护润、常的神武军军官,军官们就知道皇长子对下面人好,就越效忠李弘冀。兼任神武军节度使的李景达的军令已经在金陵东面的润、常等州不管用了。

政治斗争是从励精图治系和军权系之间的斗争开始的。汉国发生了江淮民变,消息已传到了唐国的都城金陵。御书房议事时,李弘冀就强烈要求立即出兵,渡江进攻芦州、桐城等地,调神武军主力和奉化军夺取江淮中部数州,金陵、润州和常州的神武军佯攻,牵制汉国东部的武宁军。李璟很犹豫,不想得罪汉国,否则又要打仗了。冯延巳看出皇帝的犹豫,就好言相劝李弘冀,还是不打为好。

李弘冀没有理会冯延巳,耐住性子向父皇道明厉害。汉国是因为父皇求和,刘承讯大发善心退兵的吗?不是!是大唐将士和民众上下一心,是林将军的武昌军将士在青弋江挡住了汉军数轮进攻,是刘承讯觉得损失太大不想打了才退兵的。李弘冀的意思,李景遂当即就明白了,叔侄产生了共鸣,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求和求来的。一味退缩是不会有安宁和的。李景遂第一次在御书房的军政大事商议中明确支持侄儿李弘冀,他说:“弘冀说能打,我觉得就能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