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命中强求终成空 人生殊途竟相同(1 / 4)

公元966年,天启四年,正常的正月,皇帝大宴群臣,皇后和皇贵妃大宴夫人们,一切都非常的平凡。直到三月的春风吹暖了中原大地,原定于三月的会试被推迟到了五月,刚刚并入大汉版图的江南三千里地,还在进行乡试。

此时,刘承讯决定试探一下东南的最后两个割据势力,准备向清源军的陈洪进下旨,请他到汴京来一叙;同时命令武平军和昌武军备战,命令归德军向泉州方向移动。圣旨还没有下,潘美的急报先到了。南吴权臣诛杀南吴王,引起南吴的内乱,请求皇帝兵发南吴,收复中原最南端的国土。

此前,刘承讯已责成枢密院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地图,了解南吴情况。大约公元6年,隋朝控制了岭南再往南的一片狭长地带;公元939年,这块土地的控制者被(后晋朝封为吴王。之后,这片土地就与中原断绝了联系。潘美这两年在南岭之地作战,应该积攒了不少经验,武平军也开始训练象兵了,现在,征服南吴之地,舍他其谁呢?

刘承讯立即给潘美回复,同意出兵南吴,同时下令归德军迅速从洪城赶往韶州,接管岭南防御。既然派潘美去打南吴了,刘承讯就暂停了针对清源军的计划。

这段时间,郑州刺史时不时的向皇帝汇报,李煜又写词了。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写完了秋愁、冬愁,现在轮到写春愁了…刘承讯依旧是一笑了之。

开科举士在五月举行;六月出了结果,前十名准备殿试。上一次殿试刘承讯没有参加、范质也没有参加。刘承讯还记得,阁臣们给范质的儿子定了榜眼,结果皇帝看了之后、改成了探花。三甲之人拜见皇帝时,刘承讯对范旻印象不错。

本次殿试由赵普主持,五名内阁大臣以及两名平章事萧括和柳永嘉任考官。当十名进士在大殿一字排开拜见皇帝的时候,刘承讯发现自己彻底败给了阅历。刘承讯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军事和政治上,缺少生活阅历,还以为像范旻一样年纪轻轻的进士比比皆是。毕竟在晋宫,什么“女驸马”、“状元郎”之类的戏看多了,有时候嘲笑别人戏看多了,其实自己也受影响。

十名进士,没有一名看起来比皇帝年龄小的,都是饱学之士。十年寒窗算个啥,都是二十年、三十年苦读过来的,刘承讯一看、没了兴致。本想给女儿选个驸马,只好作罢,老老实实地选贤才吧!

南吴的征战起初很顺利,新编入武平军的百胜军旧部很适应山地作战。小小的南吴分裂成了三支军事力量,潘美捷报频传。先把控制南吴都城的最大势力给灭了;一看都城都给攻下来了,另外一支南吴的势力也很快投降了;最后一支负隅顽抗、不愿意归顺的南吴部队被打的节节向南败退,潘美放出豪言,不把他们打到海里决不罢休。

可到了八月底,潘美竟然向皇帝求援了!什么原因呢?他不熟悉南吴的气候。八月,南吴的军队都往山上跑;潘美领军却往海边靠,他还以为这样能够保证物资的运送…可时值夏秋之交,南吴北部和南部还算好,中部台风多发。一直往南打的武平军很快补给跟不上了,只好开始向北退,一退就退到中部,等于退到台风中心区了。

南吴人在雨里跑的甚欢,打仗也不耽误;可武平军士兵就受不了了,很多生病的,非战斗减员已经过半。也就是潘美带了四万五千人去,剩下能打的就剩两万来人了。见汉军败退,原先投降的南吴军队又开始反叛。

要是潘美败退,不仅南吴土地寸土不得,还有可能殃及南岭。刘承讯立即下令给归德军,命令他们进入岭南地区,准备帮助潘美作战;又将驻守江州的幽州军火速调往昭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