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九章 回归(3 / 4)

他可以保证权力的接替者,是一个水平足够,可以应付局势,有智慧的好玄孙,再接下来就不知道了。帝国分崩离析,也就那么几十年而已,这还是底子打的厚。若非如此,几年就完了也不一定。

说到底,妄想一个古代的中央集权王朝,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那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就算现在他治下的所有人都知道海外有大陆,也不能阻挡这边的变动。可能有人造反,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立宪,这都不一定。

而一定的是,做主的不会永远是王氏皇族。除非王言自己永生,并且长留……

既然如此,他何必管那许多。制度建好了,路子指明了,还发展不下去,又何必废话许多……

王言登基与否,没什么影响。内部没有对手,外部也没有对手,就是闷头搞发展。再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完善法律,不断的进行制度调整。

总体而言,王言做的就是服务型政府,是给百姓解决问题的。所以王言更多的,还是在处理纪律问题。权力滋生腐败,这是常态。他主要就是用铁拳,维持政府的公平公正以及尽量的清廉,保持整体的稳定。

人口在日益增多,最初统一天下之时,人口只有三千四百万。再接下来,每年都是百万级的人口增长,并且越来越高。

相应的,粮食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因为土豆、地瓜等作物的改良,补充了粮食消耗,使得人们吃的粮食越来越多。同样也发展了畜牧业,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饮食结构。

得益于卫生、医疗的建设发展,婴儿成活率逐年提高,寿命不断的增长。

这是华佗和张仲景的功劳,他们是真正的大医。当然也不是只有他们俩牛逼,实际上牛逼的人真的不少。许多隐士的医术也很高超,他们也是有卓越贡献的。诸葛亮都会一手,水平虽然不比顶尖人士,但是寻常的小疾,真是手到擒来,全是能人。

正是这些人不断的努力,推动了卫生、医疗的跨越式进步。他们不断的完善医案,总结相同病症的不同原因,优化药材配伍,持续攻克疑难杂症,水平相当之高。

他们的水平,要超过宋明之时的那一批医者。也许是这时候的人比较牛逼,也许确实是越古早,因为越接近萌发的本源,中医的水平就越牛逼。

甚至给了王言一些新的启发,同时又拿出了数次改良的强身丸,让这帮人继续优化。不论是降低成本,还是增强药效,只要能做到一点,那就是大好事,两点都做到了,那自然更好。

同时随着时间过去,识字率不断提高,高教育背景的人不断提高,王言下了大力气实现全民教育。同时开了科举,遴选官吏。不断的拆分巨无霸的文昌阁,在各地建设高水平的书院大学,提供更多的发展路线。

随着高素质人才的增多,又不断的推动工具进步,提高生产力,由此推动全国的发展。水利越来越完善,陆路交通越来越快,水路交通越来越发达。

由此再一次反哺到商业流通之上,繁荣着国家经济,提高着百姓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的变化,又会进一步的影响文化艺术层面。思潮一直没有停止,一直在进步。中国的文化艺术,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一切都在健康的运转。

老曹那边也算是顺利,他们沿海登陆,二话不说就开干。不打不行,他们的粮食支撑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最快的方法就是抢。大汉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盖的,王言还给他们配备了武备。

哪怕是客场作战,还是平原战斗,老曹的智慧,士兵的素养,还是打的天竺军队节节败退。等到天竺方面反应过来之后,王言这边已经勤快的将战兵都运过来了,老曹轻而易举的就落了脚,并开始奴役天竺人,缓慢扩张。

王言积极给老曹做后勤,或者换个说法,叫做针对性的进行经济控制与掠夺。这个道理,老曹阵营的人短期是不明白的,就算明白了也无可奈何。

因为这是生产力的压制,他们反抗不了的,王言的将军钱都发到那边去了,也就可见一般。

同理,孙策、士燮那边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们还不如老曹呢。就是韩遂那边因为是陆路,距离太远,不太方便。但纵然如此,王言的钱也在那边流通,就是贸易没有海贸来的快。

王言没有放开海贸给治下的商贾,短期不会。因为虽然他掠夺别地的资源,但是境内的发展都没好呢,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等他们繁荣了境内以后,才会放开对他们的管制,进行大航海,全球掠夺。现在还是国家贸易,补贴百姓。

到他走的时候,估计也才刚刚开始实行……

时间,是英雄最大的敌人。

三国英雄人物辈出,但是他们仍旧对抗不了时间。纵是王言,他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绵长的生命,但他也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衰老的过程。

当他又一次的感受衰老的过程,体悟生命,别人也就开始死去。

蔡邕活了八十多岁,老小子相当能活,甚至见到了王言的孙子,他的重孙出生。十分纯粹的搞了一辈子学问,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一生。

黄忠也活了八十多岁,在伐曹之前,他的大儿子就没了,见证了小儿子的发展。

廖化,这个当年傻笑着给王言抗兵器的小子,死在了七十岁那年的冬天。他的一生很精彩,但是后半辈子并不快乐,因为天下承平,没有战争。虽然他仍旧有兵权,仍旧研究各种战法,归纳自身感悟,但没有对手,就是没有对手。

与他不同感受的,只有黄忠。剩下的武将,都跟王言说过他们的不快乐。他们总说,武将就应该在强壮的时候,战死沙场,而不是老掉了牙,甚至控制不住拉屎撒尿。

贾诩也死了,这辈子尽展所学,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

郭嘉,这个当年牵着驴,驮着所有家当投奔王言自荐的小子,总是念叨着躲清闲,最后却也是干了一辈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