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桦出道二十年,什么坎坷风浪没见过,但这次仍然被堵得无比糟心。
按法律讲,他确实违反了股东协议,应作出赔偿,可麦少棠底子也不干净,如果互爆的话,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天幕的股权拆分已成必然,双方目前就是在来回扯皮,好给自己多争取到一点利益。
人家的官司,褚青不便多问,仅打了个电话关心几句。华仔在朋友面前表现得淡定平和,笑谈无事,反而还讲起他的订婚梗,说我是偶像派,你是实力派,所以你结不结婚都没人理。
好吧……
俩人简单聊了聊,最后,他又问起《无间道》的筹备情况,这个华仔就比较遗憾,原本打算自己投资的,可现在公司资产冻结,拿不出钱,白白的荒在那里。
如今的港片市场,一年一跌谷底,不断突破下限。纵然有《少林足球》疯狂刷分,整体环境却让人哀戚无奈。
从今年一月到四月初,过六成的电影都赚不到利润,各大老板皆缩紧腰包,小心再小心的选片。像《无间道》这种质量上乘的本子,肯定得找咖位匹配的明星来演,那招牌越大,就意味着酬劳越高,投资越爆棚。
以当前的萧条景象,一部两千万的电影,得搂回多少票房才能盈利?这事忒没谱,谁也不敢保证。故此,刘德桦揣着剧本到处求人,愣是没有敢接的,连关系交好的向骅强亦委婉推拒。
不过呢,听他讲完。褚青又奇怪了,问了句:“为什么不自己掏钱?”
呃,硬生生把华仔憋得半死,不晓得该怎么答,大哥。你第一天出来混?到底懂不懂啊?
话说明星改行做老板的不少,做出品人、制片人的更多,但只是名头好听,实际并没有往里砸什么钱。
单靠一个明星的血汗钱耍电影,那叫二*逼行为,风险太强。根本赔不起,背后必须得有强大的资源支撑。他们正常的运作方式,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合作,比如一个电影项目,明星先做前期的少额投资。然后拉款爷进坑填补,款爷占大头,明星占小头,比例约为7:3,或8:2。
另一种是置换,就是明星以零片酬的方式入股,直接参与票房分账,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找些广告资源植入,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以便获取丰厚回报。
制片人、出品人还好。更复杂的是发行环节,想真正理清这些东西,一定得对整个电影产业有极其深入的了解。明星们不懂,开始时算交学费,谨小慎微,等后面玩嗨了。胆气自然便提起来了。
刘德桦在影视界摸爬滚打二十年,也不过就开了家天幕。起初还赔得负债累累,尽拿个人片酬填公司的窟窿。可见困难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