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嫂对于贺宣的话,都是应承的,村里的妇人对于读书人有些敬畏,基本上都不会持反对意见。
“于大嫂,这米粉可能不能放笸箩里晒,你用竹竿试试,挂在上面,让米粉晒干,最好是差不多长短的米粉。”
贺宣特意让人背了些竹子回来就是想着晒米粉。
“好的。”于大嫂不管贺宣说什么都先答应。
弄得贺宣很担心,万一自己说的是错的怎么办。
就交代于大嫂用竹竿和笸箩都试试,粗米粉和细米线可能晒干的方式有些不一样,贺宣记得晒干的粗米粉是长条状的,米线反而有些是圆饼形状的。
家里余叔和有粮哥空着的时候会帮着一起干活的。
白日里,家里也就两三个人。
谢端他们这几日都忙着去山上,平常回来比贺宣还要晚些,余叔时不时也要去田里观察情况,哪里需要补种,谁家的玉米,番薯长得好些,谁家不用心伺候了,余叔都有本小账。
贺宣家附近平时村里人过来的不多,井也打好了,正好用来试验晒米粉,家里的人都还算嘴严,贺宣交代过不能外传的事情,都不在外面说。
就算挖井那几日,院子里有余叔看着,于大嫂在厨房里做米粉,也没人能看到,对于米粉的做法,家中这些人看得比贺宣还要严实。
于大嫂和有粮哥忙活了两日,总算有一批米线晒干了。
这批米线是挂在竹竿上晾晒的,晒干以后比湿的时候更细一些,重新用水泡开,煮熟,味道区别不大,那就说明干米粉是可行的。
后面两日,笸箩里晒得细米线和竹竿晾着的粗米粉也晒好了。
于大嫂第一批不敢做的太多,也就一竹竿,两笸箩的米粉。
贺宣觉得泡开后味道差不多,让余婶他们明日带少量的干米粉去铺子里卖试试,看看顾客反馈。
还有一部分就留在家中,观察干米粉的保质期,这种粮食做成的干货,一般好好保存几个月问题应该不大,贺宣就打算把这批米粉放在库房,每隔半个月就拿出来尝尝。
要是能放三五个月,那这个米粉就能开个作坊,扩展业务,卖到其他县城去。
不过这事贺宣不着急,米粉作坊要是开起来,要雇佣人手,不说忙不忙的过来,可能挣的钱还不如城里的铺子。
家中忙活之际,转眼又到了休沐日,因为天气热,铺子里的凉米线卖的不错,这个汤底里要放麦芽糖,虽然量不多,但是上次做的也快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