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学而时习之》,《不耻下问》都是单句题,是其他题型的基础,这种题型简单,意思明朗,但是想要做的好,就有些难度。
要写出新意,不然阅卷官看了几百篇文章,破题都是差不多的类型,也会审美疲劳。
截搭题就是把不连贯的内容连接到一起,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可以搭截成题目《时习 乐》,这还是比较容易的搭截。
有些考官还会把上下文完全连接不起来的两句话做截搭题,或者从不同的文章中选取个别字句,这就极为考验学生对于经义的熟悉程度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等周夫子给贺宣讲完课后,又布置了三道作业,题目分别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不以规矩”,还有截搭题,“不知老之将至云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这几道题目有长句短句还有截搭题,可以说是把前两日讲的内容都要练习到。
贺宣回去后先把题目写到白纸上,不急着破题,先把夫子今日讲解的内容记下来,等学会破题之后再把笔迹整理一遍,不然学的多了,记不过来,就容易有疏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梳理好了内容,就要准备破题,这三句话,贺宣反复念了好几遍,内容和意思都不难理解,但是破题就好比是一个文章的主旨,议论的中心,其立意必须准确,提纲挈领。
破题就要反复的思考,综合概括题目之后,再一分为二,反复的剖析内容。
第一道题,就是孔子和一众弟子讨论的时候对颜渊说,回啊,得到任用就去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保存好自身,怕是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这话一出,子路就不服气了,问孔子说,要是有人和你一起率领三军,你会找谁呢?
孔子作为最佳辩手,哪能被学生难倒,表示不与有勇无谋之人共事,一定要找小心谨慎,善于谋划且能完成任务之人共事。
后面这些就扯远了,破题还是要围绕第一句,贺宣尝试着写道,“圣人用行舍藏,志同道合者谋之。”可是这个意思表达的太浅显,而且用了太多题目的字。
贺宣思考了好一会儿,再次修改,“圣人行藏之宜,志同道合者而示之微也。”反反复复,三个题目破题,有了大概的思路后,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字眼,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合适的代替。
贺宣用脑过多,回去的路上都在思考第三个截搭题。
周夫子出的这道题,还不算最难,起码是一篇文章中的,不是意思相反那种,不然真的要头秃了,难怪夫子常戴儒巾,莫不是读书用功过度所致。
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回到家里,于大嫂已经把肉粽煮好了,贺宣就着竹叶粽和羊奶,填了五分饱,回屋用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