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地出身的官员,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北方地区出身官员们的通病: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相较各色经济发达的南方,北方文人可能骨子里就对商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排斥,自然不会深入研究如何做买卖。若叫他们稳定时局、教化百姓、保持优势,没得说,是一把好手。
但在根据具体情况为老百姓谋财一方面,确实先天不足。
并非他们傻,而是从小到大,脑子里就没这根弦儿!
一个除科举考试之外,从小到大没有自己想法子额外挣过一枚铜板的书生,突然有一天,让他去解决几千乃至几万
人面临的生计问题……就是不会啊!
秦放鹤跟周幼青凑头数,数他在京城和出关后见到的,“细腻的毛毯就不说了,咱们的羊毛羊绒达不到那般品质,但中层人家那里完全可以试一试嘛!你派几个人去外头学一学技术,买几台纺机进来,找积年的老木匠拆开来看一看,说不得机器也能自己做出来……便是做不出,买也就买了……”
就好像后世政府帮好多地方脱贫面临的问题一样:
深山老林里中的果树品相极好,结出来的水果又大又甜,奈何运输不便,稀烂贱也没有小贩来收,只能烂在果园里。
怎么办?
对老百姓来说,很难,但只要有了政府扶持、技术指导,完全可以建工厂,做成果干、水果罐头!
不仅解决了运输难、储存难的问题,还提高了附加值!
换到羊身上,也是一个道理。
时下对羊毛产品需求很旺盛,上到羊毛毡的冬靴、袄子,下到地上铺的毯子,墙上挂的挂画,甚至车马外出用的毡子帷帐、马鞍下的垫子等等,都是羊毛羊绒制品!
不走质,走量也成啊,总比贱卖了,叫别人把钱挣去要好吧?
东远州没人会?
没关系啊,千万别将就,该请技术顾问就请技术顾问,该派人出去学就出去学。
前期不要怕耗费时间、成本,只要有人会了,那就是火种。
况且纺织一道,有南方的丝织业为先例,老弱妇孺都做得,若后期果然搞起来,不仅能增加地方税收,还能极大促进就业率。
此地北方冬日漫长,闲着做什么呢?
而且经过筛选加工后的毛织品体积减小,又耐运输,单位价值高,相较损耗巨大的活羊,完全可以尝试自己运出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