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真正的百废待兴。
至少五年之内,大禄都不可能再主动对外发动战争,因为是真的消化不良。
贪多嚼不烂,若一味盲目扩张,最后反而可能把自己噎死。
转眼到了天元四十八年正月,定字五省各级官员频频来报,说实际去看了之后才发现,那里真的太大了!土壤太肥了!不种地太可惜了!
但是,照现在的人口和畜力,根本种不过来!
近几年大禄蓄力发展,人口为历年之最,可即便如此,满打满算也才八千万左右。
但这八千万人中多有老弱病残,还有不能兼顾农桑的读书人、贵族、水手……
情况上报之后,高程就偷偷来找秦放鹤,“现在能上蒸汽机车了么?”
那铁疙瘩力大无穷,只需要一点煤炭和水,配合特制的铁耙子,翻地翻得又深又快又好!一口气犁几十亩地不费劲!
“不急,”秦放鹤示意他稍安勿躁,“只要上面不问,你就先不要出声,要等他们来问,而不是你主动开口说。”
这种大型农业工具一旦推广,势必引发狂风暴雨般强烈的连锁反应:蒸汽磨坊,乃至蒸汽纺机。
真到了那一步,就不是秦放鹤
一人,或是董门能控制得了的了。
福兮祸所依,谁知道这一切的蒸蒸日上之际,会不会蕴藏着什么危机?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们这些主动出头的就会瞬间沦为众矢之的!
所以要等,哪怕明知天下需要,也必须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等待,等待他们能够保障己方的安全……
高程有点意料之中的失望,但还是拧着眉头点头,“为人处世、察言观色,我不如你远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然而谁都没想到,还没等将各处逼上十字路口,内阁先出事了:
吏部尚书杨昭中风了!
老爷子比董春还大一岁,从去岁打下蒙古开始,一连在内阁住了几个月,忙得上了好几次大火,嘴上的燎泡起了一茬又一茬。
他本就有点胖胖的,有些个痹病、胸痹、痰病之症,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三高人群,容易生病,所以素来注意保养。
奈何今年真的太忙了,所有人,不分老少,都在玩儿命!
老爷子小心翼翼熬过冬天,开春之后就有点放松警惕,结果二月二十八这日夜里轮值,外头同僚进来交接时,突然发现老爷子嘴巴有点歪,同侧的眼睛也有点不受控制,当下就叫了太医。
内阁众人都有了年纪,太医署也是一天十二个时辰待命,当下冲进来急救,连天元帝和太子都惊动了。
虽说发现及时,不至于瘫痪,但杨昭毕竟八十岁的人了,还是留了后遗症:
老爷子右侧身体明显僵硬,面部也有些不协调。
太医署委婉地向天元帝进言,“杨阁老操劳过度,需得静养,接下来实在不好操劳过度……”
再来一次,估计就可以直接托柳阁老拟谥号了。
老爷子当场急哭了,口齿不清流泪道:“正值用人之际,呜呜呜老臣……”
不争气啊!
前番他的弟子郭玉安就没能夺得太子詹事一职,如今自己倒下,这,这如之奈何啊!
太子和天元帝连忙劝慰,生怕老头儿一个激动,直接厥过去。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太医署坚持给上到天元帝,下到六部轮值各位官员临时来了一次彻底的体检,还真就发现了不少危险征兆,立刻该吃药的吃药,该休息的休息。
其中就有天元帝本人。
自太后去世,秦放鹤遇刺,他本就多了头痛之症,导致严重失眠,如今又过度操劳,已致内虚,亏损严重。
而且他本人一旦忙起来,就很讳疾忌医:
只要太医不给朕把脉,朕就没病!
太医署上下虎着脸忠言逆耳,语气铿锵,大有您再反驳我们就集体撞柱死谏的意思,“陛下,若不尽早调养,江山危矣!”
次日下头的官员来送文书,愕然发现一夜之间,所有大员们茶碗里都换成了黑漆漆的汤药。
杨昭被迫回家休养,为表嘉奖、抚慰之心,天元帝亲赐其太保之号,为如今活着中的第一人。
吏部也进行了紧急调整,原来的吏部右侍郎一跃成为尚书,但不入阁。
不过杨昭一事,也给天元帝提了醒:包括他自己在内,确实已经老迈,实在不适合这样玩命。
天元四十八年三月,朝廷发布旨意,于当年冬,加开包括常规科目、农科、畜牧科、工科、医科在内的多项恩科,广纳人才。
已经连续值了大半年班的内阁、六部并司农寺等衙门官员,终于开始轮流放假。
长久不出宫,秦放鹤看到外面的街景都有点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