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之后,这座小酒楼里谈论的话题已经开始在汴京城里广泛传播。
越来越多的人,无论他是见识深远之辈,还是鱼目混珠之徒,都开始对这件事高谈阔论,提出自己的意见。
朝廷当中也有很多人听到风声,并专门买了相关的小册子,研读起来这些小册子,也是那群福建书生带进汴京城的不过他不是为事情百姓准备的,因为读起来有些拗口而不接地气,因此之前并没有拿出来,反而这个时候才显得恰当许多,因为它能系统完备的阐述水上运输的重大好处。
这一点对有识之士来说其实不难理解,无论是曾经的长安城还是如今的边境,所依赖的都是水上运输,这条生命补给线。
八水绕长安已经成为过去,五水绕汴梁,却仍然就在眼前。
所以朝野上下的士大夫们对于李宁的主张十分认同,而且海上运输带来的巨额利润让他们也看到了甜仇,因此他们摒弃了宋朝特有的顽固与保守,竟然大胆地支持起了李宁的建议。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传来了一则消息,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惊讶莫名之中,消息的来源也是一些不知名的茶楼酒馆,但和之前的那一批并不相同。但当消息传出之后没有人去追究这一点有也只是少数而已,因为这则消息的爆炸效果实在太过明显。
这则消息的内容是在之前的一次大战结束之后,枢密院由于不相信李宁的战报,结果暗中派遣了一批人前往小亚西亚调查。然而他们在伊苏斯的战场上看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
这一幕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明确和细致的说明,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在见过这一幕之后,所有的书名院官员们都相信李宁的战报毫无夸大之处,他确实是在这一战当中斩杀7万余级。
7万个脑袋,7万个圆滚滚的东西就摆放在叙利亚附近的伊苏斯,虽然在千年之后,这块地皮已经属于土耳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时空当中,李宁的光辉,将不会被时代所洇灭。就算被洇灭,也需要等待另一个千年的到来。
但那将会是当地施工的667年,或许那个时候,唐朝都不会出现,对宋朝时空,则不需要再考量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注定你要被改变得更加剧烈和惨烈。
只是宋朝人对这样惨烈的未来还没有明确的预期,虽然只有隐隐的担忧,但是除了皇帝和少数人之外,没有人会认为宋朝的明天不会变得更好,毕竟李宁从光幕司的活动当中为他们汲取了太多的利益。
正因为这样的想法让无数人同意李宁的做法也让无数人支持他,而枢密院对李宁的怀疑则招致了无数人的非议,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枢密院随着这一消息的广泛传播而陷入了巨大的被动当中。
皇帝亲自召见了他的枢密大臣,表明了他坚定支持李宁的态度。
这一点枢密使李咨非常清楚,但他也有口难言,你以为自国茶成立以来,他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大圣,因此他必须派人去调查一番,这也是枢密院众人一致的决议。
可是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这样的理由虽然符合事实,但却在皇帝面前根本站不住脚,老陆的恼怒的年轻皇帝,将他的严重不满倾泻在这位老麦的大臣身上,甚至明里暗里威胁他应该将他逐出朝堂。
李咨也知道,自己或许在朝堂之中待的太久了,因此也有了自请出外的想法,所谓的自请出外,就是自己请求离开政治权利中心,前往外面的地方去担任普通官员,这一般是一些对于朝堂政治感到厌恶的官员所乐于去做的事情,属于宋朝特有的政治现象之一。
不过他心中关于李宁的某些想法还在不断蔓延着,甚至已经结束了生根发芽的状态,进入了壮年时期,因此他不愿意轻易离开这个宝贵的位置,因为这对他执行这一想法太过重要,所以他顶着皇帝的愤怒,一直延续着枢密院商量好的坚定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