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疑惑道:“陛下为何流汗了?”
李世民下意识地擦去额头的细汗。
长孙皇后道:“多半是暖炉太热。”
李世民对一旁的内侍太监道:“召见玄龄与辅机到兴庆殿见朕。”
“喏。”太监低着头脚步匆匆离开。
本是休沐时节,这个隆冬时节多数朝臣都在应付来长安走动的亲眷或与三五好友喝酒作乐。
得到陛下的旨意,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匆匆走入承天门,一路走到皇宫的兴庆殿。
李世民就坐在殿内,看着东宫的文章反复地一遍遍看着,见到两人来了也没有开口,而是示意他们先坐下。
而后,房玄龄端坐在一旁,见陛下看着一卷书,时而低语,时而思索。
良久,李世民开口道:“与朕说说,你们觉得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谁?”
长孙无忌迟疑道:“物质?财富?好生僻呀。”
房玄龄蹙眉道:“自古以来财富都集中在勋贵之后,而魏晋之后,世间财富都在世家之手。”
李世民又问道:“你们觉得世家的财富来自何处?”
就说眼前的十姓七家的大世家,他们的财富从何而来。
房玄龄回道:“自魏晋乱世以来,有帝王许诺给世家好处,而后十姓七家不断积累,便成了如今的庞然大物。”
“不对。”李世民摇头道:“玄龄,你这个说法不对。”
房玄龄愕然……良久不语。
长孙无忌道:“那陛下以为呢?”
李世民终于将目光从这卷书上移开了,而是让一旁的内侍将这两卷书交给两人。
房玄龄双手接过这卷竹简,仔细看着,忽豁然一笑,“黔首百姓,该是如此的,是臣的目光狭隘了。”
长孙无忌读后,深吸一口气,“陛下,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手?”
李世民沉默着没有说话,而是让两人继续品读。
难道要明说这文章是自己的儿子所写,承乾这孩子才十四岁,他能够写出如此有见地的文章?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难道朕的儿子比朕还有出息,比朕更明白这个世间的真相?
这也不可能,他才几岁?
难道他比朕更适合做皇帝?
怎么可能!
李世民想了再想,万千愁绪化作一声叹息,闷闷地咽下一口酒水,承乾身边有高人?
房玄龄抚须道:“文章中阐述与历代治国先贤的阐述有相符之处,文章中提及的物质财富,还有群众,无不在说万千群众的重要性。”
长孙无忌放下这篇文章,道:“臣附议。”
意思就是这篇文章不是什么数典忘祖之说,听了学了也不错,目前来看没坏处。
而且十分适合现在大唐需要休养生息的国策。
君臣三人交谈着,李世民自始至终没有说这篇文章出自何人之后,更不会说这篇文章就是出自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