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百姓所痛恨的地方,官员为了自己头顶上的帽子,弃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
正所谓官逼民反,即是如此。
而这一次,宣和帝因着谢韫之等人的潜移默化,对南方格外关注,几乎是南方形成洪涝之际便知晓了情况。
“陛下,南方此次的洪涝,恐怕非同小可。”快马回来报信的探子说道。
宣和帝一听,立刻道:“宣谢将军府、沈大人觐见。”
早前些年,谢韫之便与他提议过,要重视南方的抗灾建设,于是宣和帝花数年时间,打造了直接隶属于自己调遣的暗司,专门督查各地官员,留意天下各地的大小事件。
天子有了自己的眼线,便不会失去对天下各地的掌握。
暗司设立不对外公布,人员亦没有实权,这样就避免了勾结舞弊等情况。
谢韫之与沈知节在御书房知晓了南方的灾情,很是凝重,然后积极为皇帝分忧。
次日上完朝,文武百官也知晓了。
谢韫之回府告知家人这个不幸的消息,全家人集体疑惑,看来灾情提前了两年?
许清宜听罢很揪心,洪涝在现代尚且是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更何况在古代,一切援救措施都很落后的情况下,结果可以想象。
“哎,天灾无法预测,更无法躲避。”许清宜叹道。
一切只能等洪涝过后,如果朝廷的赈灾行动做得好,百姓应该就不会起义。
“夫人莫忧心,我们尽力而为便是。”谢韫之道,见不得妻子愁眉不展,便握住对方的手安慰。
“只能如此了。”许清宜点头。
接着,谢韫之又说了一个消息:“陛下派我去赈灾,同去的还有沈大人,但我们会分开行动。”
顿了一下:“明日出发。”
许清宜十分错愕,但又意料之中,轻叹一声:“万事小心,不必牵挂家中,一切有我和临哥儿。”
“嗯。”谢韫之深深地抱着夫人,万分不舍,
还有可爱的女儿,未来有一段时间听不到女儿的笑声了。
宣和帝十分重视南方的灾情,早早已经下令践行赈灾行动。
谢韫之与沈知节只是赈灾名单中的其中两位,同行的还有另外几位同僚,他们负责督促当地官员,以免资粮送不到当地百姓的手中。
此行很有必要,就算宣和帝不派遣他们前往,他们也会自请前往,但也很危险,令他们各自的家人忧心忡忡。
俗话说洪涝过后必有瘟疫,能够依旨前往灾区赈灾的官员,要么是忠义之士,要么是不得已而为之。
谢韫之与沈知节自然是一往无前。
这二位臣子的鼎力支持,实在又让宣和帝感动了一番,但他为人严肃,不善言辞,也只是私底下与皇后冒两句真心话。